再然后,《名利场》的内景部分拍完,进入外景部分,这部分中,主人公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拿着相机四处旅游,拍雪山,拍瀑布,拍草地,为了这些镜头,顾青衍需要去往世界各地,在各个或著名或荒僻的地方,在镜头中举起相机,咔嚓记录风景。
谢临溪也一起去了。
“近距离磕CP”在群里分享了谢总出差时间,发现他和小顾总的足迹惊人的一致,拍摄团队放出花絮,他们在赛利亚蓝瀑布前停驻,在瓦卡纳湖前架起三脚架,而第二天,谢总的社交账号就会定位在同样的地方。
“所以,谢总和小顾总是借着拍摄的名义,去四面八方旅游了吗?”
“怎么不算一种度蜜月呢?”
甚至比度蜜月更加夸张,蜜月只有一个月,一到两个目的地,他们却随着剧组走了三四个月,在世界许许多多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
顾青衍手中的道具相机,也不再是道具。
他开始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用镜头记录一切,只不过主人公记录风景,他记录谢临溪。
和工作人员交谈的谢临溪,观看瀑布的谢临溪,撑船的谢临溪,远眺落日的谢临溪,还有在落日的余晖里,亲吻他的谢临溪。
照片的储存卡变得满满当当,以至于每次导演喊action,顾青衍举起相机,都仿佛和主人公共情了,获得了某种纯然的快乐。
《名利场》似乎已经成了小情侣的恋爱纪录片,CP群蹲着看剧组花絮,扒谢总定位,都暗搓搓的期待起这部片来。
这一日,《名利场》正式杀青。
【作者有话说】
[垂耳兔头]
第74章 · 上映
为了赶年底的颁奖流程,拍摄结束后,后期制作的飞快,同年暑假,电影还没有在国内上映,就以超前点映的方式,在国际电影节上播出了。
顾青衍再次证明了他的眼光。
故事开始于火树银济繁荣,热钱飞快涌入的几年,每位参加宴会的少年男女,都带着同一个出人头地美梦,又被命运裹挟着前往四面八方。电影运用大量了虚浮变幻的镜头体现奢靡,却在不经意间展露一点冷酷庸俗,在大片暖黄的光影中,暴露出灰黑的底色,当青涩懵懂主角跌跌撞撞的闯入其中,如同迷路的羔羊,他的惶惑、不安、痛苦,以及被同化后的麻木沉默,都被一帧帧的展示出来。
电影的故事十分简单,导演却添加了大量意味深长的留白,最后的几帧风光摄影,顾青衍专门请了当世最出名的摄影家坐镇,即使单独放出来,也足以称得上精品,评论家形容它“画面美得像一首风光叙述诗”。
最后,它拿到了最佳外语的提名,虽然并未获奖,但对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众文艺片,已经称得上惊喜。
然后,便是正式上映.
按照谢临溪的预期,题材没有爆点,投资金额也不大,能拿到提名已经是意外之喜,至于回本什么的,只要顾青衍拍开心了,回本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中。
谢临溪没有想到的是,上映两周,非但回本,居然还实现了小赚。
第一是拿了提名,国内电影圈内的,或者对电影感兴趣的爱好者,怎么都要去影院尝尝咸淡,第二,则是在谢临溪不知道的地方,“谢谢惠顾”已然发展壮大,成为了圈内数一数二的真人CP。
对此,群内老粉含泪表示:“我也不想磕的,可我没有办法啊,大谢小顾太好磕了!”
本来大多数人对真人CP都是敬谢不敏,毕竟圈中为了红,什么做不出来,但是当群友们拿出大谢小顾的长图和ppt,即使是路人,也不得不说一句好磕。
什么,你喜欢养成?来,看看我们谢谢惠顾!
当年小顾还是十八线,就被大谢带在身边,给钱给资源,甚至重伤后直接将耀世送给小顾,一路在背后默默扶持,看你青云直上,这不是养成,什么是养成?
什么,你喜欢酸涩?来,看看我们谢谢惠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