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王姜熙这会?儿终于回过神来,也上拜道:“陛下纯仁至孝,心可表天低,然外戚之乱,自古无不侵朝动祚,请陛下饶恕梅宰执一时口快,也请谛听众臣的纳谏。”
姜霖到底还?是?年轻,气涌如海之时,并不能沉下心来辩驳,梁道玄却忽得笑了:“原来,诸位同僚所指,竟是?我引逗陛下不误朝政,太后偏私外戚,可是?诸位真?的不好?奇,陛下与我,当真?只是?出?游?这出?游又是?去做了什么?”
“国舅不会?说是?在体察民情吧?”梅宰执冷笑。
“倒也不是?民情,查案而已。”
“查案?”梅宰执几乎要把自己逗笑了,“刑部和大理寺长官皆在此殿,倒可以问问,有何等大案要案,陛下放心不下,不与臣工商议,却要同家?舅一道微服出?宫?”
梅砚山到底不是?寻常人物,字字机锋狠辣,自己这些人便是?臣工,梁道玄也是?正儿八经科举状元出?身?的朝廷命官,到他口中,却一口一个“家?舅”。
岂有此理。
姜霖怒意已上了眼眉,梁道玄却变得愈发不紧不慢,道:“此案早年刑部和大理寺确实也查过,不过却只是?断头案,没了尾。谁料天网恢恢,前两年却出?了线索,走访下来竟有些奇情与隐秘,臣是?凡事?不敢擅专的,即便是?家?舅,那也是?国舅在家?舅前,问了陛下的意思,请了旨意,方才继续探访,不料路上遇事?,耽误早朝一次,就引来你们二?位这样非是?人臣的责难。”
梁道玄才不打算给两个人再度组织语言的机会?,接着道:“倒也是?,难得的良机,陛下不在,太后病弱,你们岂不发难?至于案子……你们可还?记得崇宁二?年科举,殿试当日,有刺客混入考生当中,于禁宫行?刺?”
梅砚山和姜熙都愣住了。
崇宁二?年科举,便是?梁道玄一朝扬眉独占鳌头的那次。只是之前风波极大,他险些遭人杀害,多?亏如今堂上的沈宜内侍和禁军,加之梁道玄自己拼死抵御洪福齐天,这才留下一条命,竟也没误了殿试,最后鱼跃龙门,一朝状元及第。
这事?人人都知道,那行?刺者,乃是?一位蒲姓内侍的养子,因?养父获罪,心存恶念,借着殿试的机会?,不惜以命相搏,意欲报仇。
他大概是?觉得,想?报复殿试时禁军层层包围的太后太难,但是?太后亲兄当朝国舅梁道玄却是实打实跟着一众殿试考生走入宫禁,机会?难得。
这事最后坐实了其报复之意,人已死去,戮尸后结案。
“此案已过十余年,不知还?有何可查?”梅砚山质问梁道玄。
“即便过去十余年,然而终究于禁内大逆,若有余党安在,谁知哪日不会?再起?波澜?若是?再危及太后于陛下,在座诸位岂不万死难辞其?咎?”
梁道玄最会?给事?情上强度,其?实他也知道,蒲公公养子行?刺,多?半也是?觉得不能杀太后,杀太后的兄弟也是?一种报复,然而他只是?国舅,在宫中对他有所谋害,可以说实在谈不上什么值得今日一说的事?情,但如若上升到对太后和皇帝的危虞,那便是?天字第一号要事?,谁也不能说什么。
果?然,梅砚山和姜熙都安静下来,有趣的是?,姜熙的安静,伴随着一种古怪的神情。
梁道玄心中冷笑,面上却平静:“前几个月,京郊西山慈定寺出?了一个案子,寺内有位年长的和尚,法号法明,竟杀死寺内一年老火工沙弥,中京府办案缉拿其?归案,三审后议定,却在其?中发现证词有所蹊跷,于是?交由刑部再审。原来法明和尚乃是?慈定寺主持,火工沙弥却以其?旧过要挟金银,其?不堪扰,故而杀之。”
这事?细细听来,实在是?不及一朝天子亲自过问,梅砚山已有不耐之意,谁知却瞥见身?旁洛王姜熙,不知何时,已是?面色惨白,全无血色。
迟疑之际,梁道玄已唤出?一人继续讲述。
此人正是?当年和梁道玄同榜的探花陆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