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天赋异禀,或者痴爱此道,寻常庸俗之辈,却非习此道的材料
这么想,倒也不全是高高在上,的确音修在修士之中,并不占什么特别大的优势,既不像剑修那样战斗力远超同阶修习其他法门的修士,也不像符修、医修、丹修那样别有妙用,如此一来,若习音律之心不诚,难免投师一半,就?打起退堂鼓来,想要另择高门。
这种事,妙音宗从?前实在发生的太多了。
投师一半,半路背出师门,另择他处,不仅说出去那三心二意的弟子会被人指摘,被其嫌弃的宗门,脸上自然也称不上多光彩。
音修心思细腻敏感,自尊心自然也极强,受不了这种闲气,择徒也就?越发严苛起来。
这个道理在以前都说的通,但宗主之位传到沈忆寒这里?后,却又?不同了
沈忆寒心大。
他就?从?没?觉得学到半路后悔,改投他道有何不对,人活在世,总得什么都试试,才?知道哪里?是对的、适合自己的,连找道侣尚且如此,若明知不合心意,还要勉强,好好的修行学艺,却修得心存怨气,学的心有不甘,那又?是何必?
因此自他以后,不论出身?来路,只要有心拜入妙音宗门下,宗中查了身?世清白的,妙音宗一概广收门下,几乎是来者不拒
如此一来,妙音宗门下弟子人口大增,几乎辖界内凡人家孩子到了年岁,都会赶五年一次的大选,送娃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