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小哥了,要是不介意,喝完豆花再走?”熊锦平道。
“行啊,你们卖多少钱一碗?”
安和县的捕快都是才换上来的年轻人,成家了的没几个,手头上都不缺钱,平日里就不会占这些小便宜,何况面对的还是熊锦州的家人。
“不贵,甜的和辣的都是两文钱。”王春华爽利道。
一碗糖水能配好几碗豆花,辣椒是自家种的,蛋也是自家鸡鸭的,等于没花钱,就是肉酱贵些,他们琢磨着到时候卖四文钱一碗。
“还分口味呢。”捕快惊奇了一句,取出四个铜板,“一样一碗给我尝尝。”
“哎好,稍等一下。”
王春华说着,动作快速地打开盖在木桶上的布,拿了四个碗出来往里舀豆花。
熊锦平就在旁边添料。
看着他们俩的动作,宁归竹顺手就端起豆花放到了捕快面前,“豆花挺嫩的,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了。”
“我试试。”
捕快先尝了口甜水的。
甜滋滋的糖水混合着软嫩的豆花,一入口就化开了,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吃食。
捕快夸了一句,低头吃起东西来。
宁归竹回到熊锦平他们旁边,还没开口呢,手里就被塞了两碗豆花,“这里我们忙得过来,竹哥儿你吃早餐去,一会儿该去学堂了。”
“那好。”
时间确实不早,宁归竹将豆花放下,给了王春华四个铜板之后,又去不远处的摊子上买了两个菜包子坐下来吃饭。
捕快吃完饭一抹嘴起身,顺手把两个碗放到了摊位边,问道:“你们之后每天都来吗?”
熊锦平点头,“天气正常的话都会来。”
“那就行。”捕快放心了,正准备要走,看见和他们家驴拴在一起的馒头,顺口问宁归竹,“宁先生,骡子要不要我顺路带过去?”
“嗯?可以的话,麻烦你。”宁归竹立即道,说着站起身就朝这边过来,伸手去解馒头的缰绳,“今天真的是谢谢你。”
“没事没事。”
捕快摆摆手,牵着馒头走了。
不用送馒头去县衙,宁归竹放松下来,好好儿吃完了早饭,和熊锦平、王春华告别,拎起针线篓子朝学堂而去。
上课的日子平静悠闲,宁归竹偶尔去检查一下学生们的进度,大半时间都在缝带过来的布袋子,缝好之后闲来无事,拿着描线的石头在上面绘制着图案。
而熊锦平和王春华这一上午,就要比宁归竹热闹得多。本来两人想的是,东西整理好之后,王春华在这里卖豆花,熊锦平抽空去酱坊买罐肉酱。
结果先前吃了豆花的捕快去而复返,又带了好几个捕快过来,也不选口味,直接就一样要了一碗。
大概是那么多捕快在这儿吃豆花,周围路过的人生出些好奇来,纷纷上前询问。
两文钱的豆花不算便宜,但是甜水和蛋也不是什么廉价的东西,这两个老板给得也大方,花两文钱买来尝尝还是合适的。
买豆花的人陆陆续续没停过,熊锦平和王春华意外于生意好的同时,也就没去买肉酱,王春华给人盛豆花收钱,熊锦平收了摊位上的碗和勺子,将驴车上其中一个木桶拎下来,倒了一半水到空了的豆花桶中,开始洗碗和木勺。
豆花本来也不脏,简单搓洗两遍,再在干净的水桶里过上一遭,碗和勺子也就干干净净的了。
熊锦平的动作快,再加上他们准备的豆花不多,在忙不过来之前,两个木桶先一步空了。
等了好一会儿却没买到的妇人忍不住道:“妹子,你这做生意弄的东西也太少了些,想赚钱还是得多辛苦下,看看这,没买到的人可不少啊。”
“是啊是啊。”周围人附和。
王春华不好意思笑道:“这不是第一次卖嘛,我们心里也没底,就想着少弄一点,明儿我们再多带两桶过来,应该是够的。”
“这还差不多。”妇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