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秦代,“一中国之币为二等。”即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到了汉代也沿用这一说法,只是将黄金的单位名称由原来的“镒”改为汉代的“斤”。《史记·平准书》 说:“一黄金为一斤。”《汉书·食货志》说:“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马蹄金从形制上看,有圆饼形和蹄形两种。前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汉代出土文物中也是常见之物。据孙机先生考证,金饼分大小两种:大的一般重250克左右,即一汉市斤;小的一般重15~16克,相当于前者的十六分之一,即一汉两。蹄形金又分为马蹄金和麟趾金两类。摘自《秦汉社会日常生活》作者王凯旋,中国工人出版社,p233
第15章 第15章
陪主公坐于酒馆二楼,透过窗户恰好目睹了那守卫难得一见的欠身行礼姿态,一雄壮军汉不禁挑起一侧浓眉,嗤笑了一声:“何前倨而后恭也?”
因兵败众散,他随主公无奈至邺,一晃已有数月。
在这段时间里,他可没少见那出身审氏旁系的城门守卫趾高气昂、对入城者威柄自专的面孔。
现见其蓦地对那孤身入城者换了副嘴脸,虽未及看见对方面孔,也不难从那陡然变化的态度上猜出对方多为公卿子弟的身份。
“贤弟何为怒耶?”
对面席上所端坐之人稍年长一些,身量高大,面上却如少年般无须。
他面色心不在焉,不知正思忖什么,突然听见同伴出言相讥,便温和地问了这么一句。
对方摇了摇头。
就是这一分神的功夫,那道让他有些好奇的身影便如鱼入水般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时间竟找不到了。
“飞未曾怒。”没能看清对方容貌,他略感遗憾地将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嘀咕道:“不过是些不相关的人。”
他本就对那人并无恶意,不过是瞧不上守卫的前后判若两人的做派罢了。
他尊重出身阀阅、清节隽彦之芝兰,也厌那借士族之势、自命不凡的凡夫走卒。
虞临完美地融入人群后,顺着时疏时稠的人流行走于城中大小街道上,不到两个时辰,就将这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内部也大致逛完了。
在逛过现已经沦为荒凉焦土、但依旧能看见一些昔日辉煌轮廓的长安雒阳后,邺城的规模和人口数量自显得十分可怜或许是连年战乱的影响,也或许是青壮已被强征入伍、抽调一空至前线,城中此时的人口并不算多,本地人更以老弱妇孺为主。
虞临正思索着,就被人流裹携,顺道看了几场热闹。
所谓热闹,其实就是冀州之主袁绍身边的那几大谋士家族间的明争暗斗:不光是主家之间唇枪舌剑、争权夺势,其门客亦是明枪暗箭,斗争不休。
虞临对袁绍身边数大谋士只有表层了解,心不在焉地看了会,渐渐分辨出两群正在武斗的人明显有一方势力更强。
人数不仅稍多上几人,行詈时也明显更有依仗。
更重要的是,尽管他听得有些似懂非懂,但占上风那方的口音,听起来是属魏郡本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