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北赶紧阻拦,“我和燕妮都已经商量好带孩子去买衣服了,妈,我们要补偿鱼宝。你可不要和我们抢。”

谷红萍一想也是,让当爹妈的和孩子多亲近,是好事。

“行,那你们别耽误,尽快去办。”

这个星期天就要办了。这事儿办完之后,我就该去警察局催他们办案了,咋这么久都没有调查清楚案子。可别到时候不了了之了。

孙燕妮道,“郝律师帮我们在追这个事情呢,您老可不要太担心了。”

“哎,我能不担心吗?”孩子是她眼皮底下抱错的,这事儿至今让她耿耿于怀。

嘉鱼表现越好,她越难受。

这样好的孙女啊,流落在外吃几年苦,都是她的错。

所以她现在和老板都商量好了,多存钱给孙女。要不然靠向北两口子这存不下来钱的性子,以后没人补贴了,鱼宝又要吃苦了。“反正这次咱家不要舍不得钱,办得好点。热闹一点。”

大人们商量事儿的时候,嘉鱼边吃零食,看着茶几上的报纸。

林父坐在她身边陪着,看她小大人一样的,笑道:“你看得懂?”

嘉鱼指了指报纸上的图片,“爷爷,这是干啥的?”

“哦,这是厂里来了新设备了,请了海城大钢厂的技术工程师来调式。厂里宣传这个事情呢。”

嘉鱼问,“那是不是要给钱他?陈妈妈店里请人做事都是要给钱的。”

林父笑道,“那可不,这种技术工人出一趟,厂里可要给老多钱了。还要好吃好喝的招待,毕竟对一个钢厂来说,技术是最核心的事情。可不能马虎。哎,我和你说这些干啥,你也不懂。”

林父自言自语的笑了笑。

嘉鱼心说我懂,我还知道,这报纸上写的是这个技术工人是以海城某设备工程公司负责人的名义过来的。但是江市内刊上宣传这个技术工程师的身份又是海城钢厂的高级技术工程师。

也就是说,这个人既是钢厂工人,又是设备工程公司老板。

嘉鱼可懂这个操作了,这人就是挂着厂里职工的名字,其实自己出来开公司了。

人家这就是创业成功了啊。

那她爸岂不是也可以走这条路?海城给江市钢厂指导,江市也可以给下面一些乡镇小厂做指导啊。

这个时代很多钢厂还没有被淘汰,存在一些乡镇小厂。

这些单位难道就不缺技术指导?

嘉鱼问,“爷爷,你也去给别人做过事吗,像这个海城的伯伯一样?”

林父吹嘘起来了,“那可不,那是好些年前了,你爷爷我去哪里,人家都要好吃好喝招待。就凭着咱这一手手艺,走哪里,都吃香。”

说着,就有些落寞了。

自从退休之后,他就没这个待遇了,就在家里做饭带孩子。

舒服是舒服,可是想起过去风光日子,还是有那么点儿怀念的。

要是儿子出息,继承他的荣光也好啊,可他儿子手艺不到家,厂里安排人也不会安排他儿子去啊。哎……

嘉鱼心里觉得稳了,她爸要是技术不行,可以把爷爷请去做指导啊。

几十年的老工程师啊,这是多么难得的资源啊。

而且爷爷肯定还认识其他退休老技工。

别说技术指导了,开一个技术培训班,都开得起来吧。

就怕这些人退休日子过太好,不大操心赚钱了。

不过爷爷这边肯定没问题的,只要搞定她爸林向北,奶奶都会帮忙安排爷爷去打工的。

就是维修所需的工具设备肯定也不便宜,这些应该可以从钢厂买一些二手的。实在不够甚至还可以赊欠。奶奶那边的关系要是能走通,这也不是问题。

嘉鱼心里总算有点眉目了,心情很好,拿起桌上的花生米递给林父,“爷爷吃,对身体好。爷爷健康。”

林父一听,立马接了过来,“哎哟哟,我们鱼宝可真孝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