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有客人买了东西过来付钱。
陈美霞慌忙吸了口气,强作镇定的算账。等送走了客人之后。陈美霞已经已经平静许多了。
鉴定结果毕竟还没出来,不用这么着急。
而且,而且如果真的是那个孩子……也不是坏事。至少鱼鱼以后回去的家庭,是个好家庭。那个孩子也没吃苦。
只是委屈了鱼鱼,也许能在那样好的家庭里面出生长大,却被抱到了自己和黄国栋身边,没过什么好日子。住在拥挤的大杂院里面,小时候也没人带孩子,只能跟着自己去厂里。
如果鱼鱼真的是那样好家庭的孩子,那真是比跟在自己身边好。她现在每天看店虽然赚钱了,可是总要让孩子跟着她一起看店。身边也没有别的亲人陪伴,只能和她相依为命。
之前她还总是感慨鱼鱼命苦,投身到她这里了。现在鱼鱼能去好家庭……也是好事……
想是这么想,陈美霞的心还是酸胀得厉害。
她伸手摸了摸嘉鱼的脑袋,实在忍不住,起身去理货架。避免让嘉鱼看到她的眼泪。
她一点都不想失去鱼鱼。不想失去自己的女儿。
如果对方家里条件差,她还可以欺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将孩子留下来。
可如果真的是那一家,她……肯定留不住的。
第二天,陈美霞上班的时候,刻意的绕道,从钢厂附近走了一趟。
她看着高大的钢厂大门。这是整个江市最大的单位。也是支柱产业。
当初服装厂就是因为和钢厂合作,每年光做工装都赚不少钱呢。后来钢厂找到了更好的单位,服装厂也就不行了。
钢厂的福利待遇也好,是最早一批做员工福利房的单位。一大片的楼房整整齐齐的树立。陈美霞在路上骑车骑了好一会儿,才走完这片楼。她回头看了眼,一栋楼有五层。每家每户都有阳台晒衣服。厨房和洗手间都在家里,房间都是独立的。
而且厂里福利效益都好,孩子小时候有孕婴室,大一点有托儿所,再大一点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有。
每年还会发各种福利待遇。夏天有汽水票和雪糕,西瓜。冬天有各种零食票。厂区还经常发电影票。像本地电视台有活动,这样的单位都可以拿到票。就像上次孙燕妮那样,可以带孩子去看电台表演。
而且能进这样的好单位,家里一般都是双职工家庭,甚至几代人都是厂里工人。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不缺吃喝,不缺人爱,不缺未来。之前碰到那孩子几次不就是吗,吃喝不愁,从小穿进口鞋,戴进口发夹。可怜鱼鱼只能穿她做的衣服,戴她做的头绳。
“所以,鱼鱼真的会是这家的孩子吗?”
陈美霞咬紧牙关,有对嘉鱼的不舍,也有对嘉鱼的愧疚。
心像是被撕开成两半一样的。
“陈美霞?”
孙燕妮和林向北刚骑摩托从小区出来去上班,就看到不远处陈美霞了,就赶紧过来打招呼。“你怎么在这里啊?好巧啊,我可好些天没看到你了。本来说去你店里买东西,结果这不是马上要年底了吗,天天写总结。”
陈美霞低着头,都不敢抬头。怕孙燕妮看到她脸上的泪痕。“我就是去店里,路过。对不起,我要走了。对不起,对不起。”
说完,陈美霞就骑车走了。
孙燕妮纳闷道,“我刚说啥不好的话了吗?”
林向北再次发动摩托车,“估计人家心情不好吧。赶紧去上班了。”
孙燕妮叹气,“我还说去她店里转转呢。那我是不是不该去了,免得尴尬?”
林向北打哈欠,“随便吧,干嘛想太多。也许人家待会儿就心情好了。”
孙燕妮道,“也是。”
夫妻两人到了钢厂里面,钢厂已退休的妇联主任谷红萍已经在厂里走了一圈了,看到两口子才来,她严肃道,“你们两啊,平时也就算了,这年底的时候该表现还是要表现,来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