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乔抵抗意志十分薄弱,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没亲两下,就只剩最后一丝顾虑了,“套。”

回答她的是寂静黑暗中,塑料包装碰撞到一起的声音,还特么不止一个……

第二天林乔下楼,看到沙发,还有沙发前面的茶几,都感觉有一点无法直视。

富婆果然不是那么好做的,不仅要有好财富,还得有好腿好腰。

不过人吃饱了,脑子也好使了,想起军子和齐怀文,她又忍不住想起上辈子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很大程度将决定你未来的命运。可多数学生直到高考结束,开始报志愿,对这个所谓的未来都没什么概念,直到毕了业开始接触社会,才终于后知后觉。

现在不像后来,没有信息大爆炸,学生想了解社会更难,所以她想给他们加一节实践课。

“你想让他们到工厂、商店这些行业的岗位上看一看,体验体验?”齐副校长重复了一遍林乔刚刚的话。

林乔点头,“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您也知道,每个班顶多两三个本科,十来个中专,剩下大部分同学都要参加工作或者当兵。我想让他们看看自己毕了业都能做什么,也对未来有个规划。”

不管最后到底怎么选,都别等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再来后悔自己当时因为无知,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

“这我做不了主,我帮你问问曾校长吧。”齐副校长没有打包票,到了曾校长面前却极力劝说。

曾校长也是带学生下乡帮老乡们扫过盲的,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就是条件多多,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要注意学生安全,要学生自愿报名,要班主任自行联系单位组织学生实践。

别的都好说,就是这个实践单位,林乔总不能把人都拉去工地搬砖吧?

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她还是把第一个实践地点选在了和他们学校有些往来的印刷厂。

其实这年代有一些学校是会开校办工厂的,一来增加学校的收入,二来给学校一些职工家属安排工作。

但他们学校本就是给军属安排工作的地方,拨款一直很到位,人也不算多,就没开厂,书本都是在其他印刷厂印刷。林乔找时间去商量了下,对方倒是同意了,让他们在工人放假那天去。

接下来就是协调学生们的时间了,毕竟这年代修单休,有些单位的休息时间还不统一。

走出印刷厂,林乔正准备去公交站点坐车回去,就见个年轻男人用扁担挑了两只桶,在厂门口开始叫卖。

“液体肥皂!全燕都都在用的液体肥皂!洗手洗头都好用,两块钱三斤!两块钱三斤!”

她当时脚步便是一顿。

两块钱三斤?

他们定的不是一块钱一斤吗……

【作者有话说】

季铎:我除了能暖床,就能帮老婆给别人开汽水是吧?还是我买的……

话说新一个月了,是不是又能抽奖了?一会儿我去康康。

49 · 假货

◎你不说只是拿这个练练手?◎

林乔前几天还看过账, 上面的确写的一块钱一斤,季铎没必要弄个假账来给她看,那这里面就有点问题了。

正好最近液体肥皂卖得好, 燕都有些人就算没买过,也多少听到过, 很快就有女工出来看了。林乔假装也感兴趣,同样凑了上去,只往桶里瞟了一眼就忍不住蹙眉。

色泽什么都差不多,只是稀了点,也不知道是没用盐析法提纯, 还是掺了水。

不过几个女工显然没看出来, 又或者是以前没见过,还在那研究要不要买。

林乔就混在人堆里问了句:“我嫂子上周买了斤,比这个厚多了,你这个怎么有点稀啊?”

她不说还没人觉得,她一说,其他人也开始觉得稀了, 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你这不是假的吧?”

“哪能啊?不信你打点水洗个试试。”卖货那人显然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