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三娘见缝插针说了句:“五哥家好大啊。”

全家一听都笑呵呵,隔壁汤家两间院子合成一间,自然大了。

卢三娘正吃饭,也没仔细说,她口中的‘大’,不是说院子地方敞亮,自然了汤家院子是比他们家大,而是说没啥杂物堆积,墙角杂草什么都都处理过,墙也刷过,亮堂干净,看着很气派。

“这都快月中了,汤家嫁出去的二娘三娘还没回来?”陈巧莲闲聊顺嘴说起来,再看她家三娘,“以后可不能给三娘找个这般远的婆家。”

卢三娘抱着碗吃饭,害臊的紧。

汤家。

吃过饭,小夫夫在灶屋收拾锅碗,蒋芸见了还是大惊小怪过去这些日子,灶屋洗碗收拾活,铁牛是半点都不避讳,还爱干。

蒋芸最初见了,觉得哪能男人干这个。

她一说她来收拾锅碗。

五哥儿就说:“娘你歇歇,我和铁牛顺手一块收拾了。”

铁牛也说:“对,我俩收起来快。”

不管是看几次,蒋芸还是惊讶连连。汤显灵见蒋芸留在灶屋不出去歇着肯定是不好意思。

汤显灵一边干着手里活,一边闲聊说:“娘,东屋我看着差不多了,明个三间屋都能收拾好,再晾两日就搬进去睡。”

泥浆抹了一遍砖缝隙,还是有些湿意,幸好是夏日晾一晾。这些日子,屋里家具全挪出来,白日工人收拾屋,夜里他们三人在铺子里打地铺凑合凑合。

找的工人多,干活速度也快,这才四日,大通灶屋、东屋三间都收拾的七七八八,之后就是西屋、杂货屋、洗浴间,洗浴间和院子放最后收拾,因为要重新挖下水渠引到外头。

水渠用陶片做成瓦片弧度,一层层铺到地下,上头盖着石砖引一条小路通到外头,还有骡棚、茅厕,这两个盖起来很快一天时间就能搞定。

汤显灵算了下工期,五月十六七就能结束。

“娘,我二姐三姐夫家这么远吗?”他算完日子,觉得到时候二姐三姐也该能回来吧。正巧有地方住。

对了还得置办些新家具。

前几日他往西市定了些,大件家具耗时久,反正等院子收拾完肯定能陆续送来。

蒋芸先是看铁牛,论理五哥儿不该不知道姐姐们嫁哪里去了的,她看铁牛没起什么疑,五哥儿跟着铁牛说话向来直喇喇,不藏着什么,很是坦荡。

其实两口子过日子本该如此,老汤那样的,他们做了四十多年夫妻,老汤还防着她,羊汤馎饦怎么熬羊汤她愣是不晓得

“娘?你想什么呢?”怎么想着想着脸上神色又悲痛起来。

汤显灵心里害怕,小心翼翼问:“我二姐三姐难不成嫁的不好?”不会啊,他有点印象,因为老汤头‘势利’‘重男’,二姐三姐挺要强的,非得给老汤头瞧瞧,就是女郎们嫁的好了不比男郎差。

因此在挑夫婿上,二姐三姐还是很有主意的。

老汤头在女儿们的婚事上其实管的不严那是因为没当回事,要是有个儿子,巴不得从四郎年幼时就开始挑儿媳了。

因为不在意,蒋芸脾气又软,俩女郎婚事自己拿捏主意。

汤显灵心里吐槽:俩闺女嫁的远,肯定是想离老汤头远一些。

大姐汤巧最为实在、孝顺,真是‘长姐如母’般长大,寻婆家时,想着农籍也好,林家家底殷实,离奉元城又近,到时候她能帮衬帮衬娘家。

爹娘就是没有血缘亲族,爹老说流民扎根,不如街上铺子里其他户,在城外村里都有兄弟手足亲族帮衬帮衬。

汤巧把这个话记在心里,因此媒婆说林家时,就这么定了。

大姐嫁到林家,逢年过节时不时进城走动回家,二姐三姐一看大姐,晒黑了,手糙了,衣裳也成了灰扑扑,觉得太苦,二人都是在奉元城长大的,汤家过日子省,原以为也辛苦,现在看大姐这般,村中务农累人的紧。

到了二人挑婚事。

二姐嫁到了奉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