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2)

“你吃面爱搁醋,山西的老陈醋,试试。”

“陈顺。”

这是她头回带名带姓喊他名字,陈顺一愣,突然立正。

“到!”

杜蘅顿住,眼看他双手紧贴裤缝,笔挺笔挺,面孔唰的通红。陈顺不敢看她,知道自己应坏了,在她面前,他根本没救。

心里的激情和躁动,随时随地生发。

没在管他死活。

小雷来得很不时候,话也说得不是时候。少年端着他妈给杜蘅做的肉丝面,直白揭露,这吓人的大盆其实是陈顺吃面的碗。

少年还把杜蘅的面放到盆边,相比之下,多秀气一口小碗啊。

物似主人形。

一个粗糙的男人,饭量惊人。

陈顺的脸红上加红,杜蘅连忙连碗带筷放下,陈顺立马解释自己还没动筷,没吃过,面是干净的,请放心。他的手艺也不差,面不难吃,尝尝看。

他的话好密,杜蘅根本插不上话道歉。

首长夫人后脚来的,听小雷一说,老太太哈哈笑,打圆场,能吃到一个碗里没准是夫妻呢。

师娘一句玩笑话,陈顺大晚上烙饼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雷鸣教授回来了,带回个坏消息。

他把杜蘅叫到石榴树下,帮师娘烧早饭的陈顺听见两人对话内容。

“王屋山、太行山到底是两座大山,短时间内想搬动不容易,但事在人为,你别泄气。你爸爸的事,总会有结论的。”

由于杜仲明的遗留问题,杜蘅提交的关于洲际导弹的计算并没有获得采用。

雷鸣不断安慰她,越是内行,越明白她的算式多么漂亮,多么不容易。

一支笔,一摞纸,在面向她的数据十分有限的先决条件下,完满完成计算,已是奇迹中的奇迹,她的学识无人质疑。

眼下现实是学术界也存在意识上的两座大山,短时间内想搬动不容易,但时代在前进,希望就在前方。

雷鸣不断鼓励她。

生怕她受打击。

陈顺心里也不好受。失眠,发烧,坚持计算,她好耐力,几乎熬干自己,结果还是碰壁,没能溅起一点水花。

雷教授太老实,有一说一。她的计算原稿要不回来了,接收方没有好好保存,一个冬天过去,淋雨受潮,生了不少霉斑,糊成团了。

陈顺的心一再抽紧,那是她失眠熬夜的心血。

“有人算出来吗?”她突然开口。

雷鸣点头:“有的。”

“那就好。”

杜蘅总是平静的,似乎逆境顺境于她没有不同。陈顺站到厨房窗边,叶脉筛过的辰光斑驳她,她对雷教授说,只要有人计算出洲际导弹相关数据那就好,至于这个人是不是她,无关紧要。

《大雪》6(加更)

雷鸣沉默很久很久。

没想到她会说这番话。他顿了顿,告诉杜蘅,明年四月在青岛将会举办第一届物理学术会议,这次会议规格很高,届时,核物理、高能物理、天体物理界着名人士都将参会。

雷鸣决定带她前往青岛,拜访王老师和那位计算出结果的老先生。

那天,陈顺再次在杜蘅脸上看见惊喜的表情,除了提到???荩?她还是头回在别的事情上露出笑颜。她一笑,他什么都好了。

隔年四月,从青岛回来之后,杜蘅心情显着地好起来。应该在会上见到不少物理界的大学者大教授,她和他们一定有话聊。

陈顺为她高兴。

那是个礼拜天,四月底的北京天朗气清。

天好,阳光也好。

照在她脸上,皮肤更加光洁漂亮,甜嘟嘟的,甜进心坎。年前搬进学校,她很少回四合院,陈顺能见她的机会越来越少,一见她,思念开冻,汹涌地奔腾起来。

“给我的?”

“嗯。”

一条细羊绒黑色围巾,男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