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1 / 2)

她听见他紧张的吞咽。

尽可能地迁就她,调动浑身肌肉,已经把喉结献到一个抬头就能吻上的位置。

冬夜骤然变得潮湿,含情脉脉。舌尖舔上的瞬间,陈顺吸紧舌头,喉结滚动,舌尖追着它舔,舔着舔着笑起来,娇坏了,真把他戏出好歹,满脸通红,耳根在烧。

“我想听你拉琴。”她的话像一层迷雾。

“……好。”

陈顺有些发臊,坐下,将手风琴抱入。

听过她拉提琴,知道她水准高,他会的曲子不多,瞎学的,没学透,不能和她比。

莽原似的胸膛把手风琴抱娇小了,路灯闪了闪,他说完,几响呼吸后一段旋律响起,驰进雪的空灵。谱和键位都在心里,陈顺腾眼看她,发现杜蘅也在看他,白净小脸文静漂亮。

“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山楂树下那青年,在把你盼望。”

他改了词。

刚直的唱法,没有技巧,粗糙又温柔,平实不花哨。

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原来雪不仅能下成白蛆样,飘落在他身上的雪花宁谧又洁白,无声无息,有雪该有的一切美态。

一直到八十年代,杜蘅的失眠症才彻底好转。

失眠的深夜,总会想到这天雪幕下的他。

他很暖,几乎是烫的,一个静谧雪夜,把白日的乱象下远了,把核基地也下远了,杜蘅的心很安稳,脚踏实地的安稳。

一曲毕,杜蘅依偎在他肩膀,陈顺总给她耳尖吹气,不希望风雪冻到她的任何一处。四目相对,有股暖流在身体游走,嘴唇轻轻触碰她的脸颊,得到额外的回应,放开来吻她。

气流干净,微苦,有砖茶的气味,大概是在老校长那喝的茶水,融合成在口腔,成为只属于他的男性气味。

杜蘅轻舔他的上膛,明显察觉他的凝滞,再上来的吻烈得叫人浑身发潮。

他没有技巧,吻人吻得如同行军打仗,只是攻陷过后的修建工作他也担了,细细来修,含她的舌,温存地修。像要吃了她,又不舍得一口吞下。

雪夜空气又冷又凉。

口腔很热,吻得人上气不接下气,陈顺揉她水嫩的唇瓣,无声揉她的唇缝,和她抱歉。

他该再快些的,那一下就能移到他身上。杜蘅看他说话的表情,真像吃了场败仗。她从未见过陈顺红眼眶红成这样,他是比她还少泪的人,这大概是近乎眼泪的红。

铁紧的情绪总算肯泄密。

杜蘅想起炉底的炭渣,摇摇头。她的情绪不比红霞细腻,是红霞把狂热后的炭渣和闵秋雯联系在一起。

热烈,陶醉,拼命燃烧自己。

其实陈顺来的正好。

如果他晚一些,她势必会把伤还回去,那么还的就在一个孕妇身上。大队长下午带来闵秋雯有了的消息,知青办正在讨论拿这位力大无穷,骤然行凶的孕妇怎么办。月份小,袄子厚,没人看出来,听她干呕,一位老大姐女干事发起怀疑。

杜蘅只记得那半秒的陈顺。

像是跋山涉水来见的她,可以从他眼里看见一个小小微观的自己,他不该有那种表情,人的痛觉往往在被旁人发觉时会更痛,他带着她尖锐地痛了一把。

他说有那么一瞬,心里的狠念不比她小。

尤其看到对方手上半截棍刺沾的血迹,以为是她的。路灯滋滋地闪,灯光在他浓重的五官上忽明忽暗。

陈顺说起自己复员回乡的事。

别人看不懂他,然而他的小蘅很聪明,把他看得前胸透后背。

狂潮中保有一份理智,有时比不理智更艰难。

人性最惧野马脱缰的那一刹,也许从此泥沙俱下。

雪下成星河样,路灯几个哈欠后彻底睡死过去。杜蘅望着雪景出神,他靠近,落个吻在她脸颊。

“还听吗?”

“听,还要《山楂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