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1 / 2)

“妈,烙饼的锅烧好了。”

“三啊,快来看你媳妇模子印出来的兔,多有意思。”

母亲招手,陈顺甩净手上的水,侧身进屋。

他一进屋,两个小不点立马围上去,要三叔抱抱。

陈顺没偏心,一手一个。

把孩子抱起来,两个小孩咯咯直笑。他先看了一眼专注在压面团的杜蘅,手边洒了薄粉的圆肚簸箩上躺着一只,两只,三只,一堆长耳朵大眼睛兔子,和她一样,一副乖相。

临出门那会儿,杜蘅说是做来哄孩子的。

婶婶对两个小侄女言出必行,说雕个兔子就雕个兔子。

陈顺贴上来,厚着脸皮问她:“什么时候也哄哄我?”

两条胳膊突然攀上来,环住他,一眼把他看热了。耽误有一会,裤裆里的东西才算老实下来。

外头敲门声突然响起,有些情急。

宝路两手干净,认为是爹回来了,自告奋勇去开门。

没多久,杜蘅就听见少女扯开嗓子喊:“嫂子,快来呀,是华老师!”接着一句怀疑的惊问,“……老师,你没事吧?”

杜蘅立刻放下模子,小跑出去。

外头天黑,借着灯影,她看见一身尘泥的红霞,半身衣服是脏的,下巴破了块皮,血痂凝固,眼睛却像点灯一样,全是顾盼生辉的光彩。

自行车撇到地上,一股风似的扑到她面前。

身段漂亮,像杜丽娘还魂。

杜蘅连忙为她掸灰,凑近看下巴的伤口。华红霞满不在乎,没事,一点没事。

十几分钟后,杜蘅才知道她是怎么来的。怎么先去的公社联校,再赶去她家,扑空后又怎么来到这里,半道车滚进路沟,好在沟里没水,爬起来,将车把正,接着蹬过来。

蹬的不是一段黑夜小路,是一年又一年,从66年到77年,从《海瑞罢官》到高考恢复的每一年春夏秋冬。

她迫不及待要和她分享喜讯,连前车车轮歪瘪了也没留意,硬生生蹬过来。

现在的杜蘅,两手被拉住,看见红霞眼里有水光闪烁,高兴坏了,不知道该拿这份高兴如何是好。

“阿蘅,高考要考试了!不用推荐,择优录取!”

“高考,高考恢复了!!”

117/高考

华红霞的声音把陈家人全给招出来。

一串塑料底脚步踏踏踏从后院绕到前院,玉莲湿手往腰围上抹,以为发生什么大事。

这时的华红霞眼里除了杜蘅谁都没有。

最早收到消息的是一名北京男知青,几天前收到家里的来信,弟弟在信上说今年高考恢复,分文理科,文科考史地,理科考理化,不用推荐,择优录取。信中还寄来几本书和中学复习材料。

原来大城市早在八月就听说要考试了。

十二月开考。

大家各凭本事。

华红霞和几名老师一起赶到公社联校求证,公社联校下午才开的大会,消息热乎着来不及往外递,给她们成功劫道。错不了,着手报名的大报都写好了。

她还打听到,考场初步选定为县城的空壳老中学。

各省招生学校目录过几天会登报。

算一算,距离考试只剩两个月,每分每秒不可谓不宝贵,必须抓紧复习。

“阿蘅,这是真的!”

华红霞说到高兴处,绍兴话直冒,激动生发,一把抱紧杜蘅,把她抱出一个挺身,一口短气,双手立马松开。

怕把纤弱的她抱出好歹来,拉开距离,见到杜蘅弯起的眼睛,深深的微笑。她也看着她笑,用笑应答笑,和杜蘅对答如流,除了笑,还有什么能表达此刻的心情?

没有了。

南北脏话在这时候说不恰当,虽然有时脏话很能够表达极致喜悦。

华红霞满腹的话挑来拣去,挑出最稳妥,总不会出错的一句,只说半句。

“雄关漫道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