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了新屋子免不?了要打新家什,过年前,晏兴茂带着儿子去东岭村走了一趟,将床和柜子等家具都托付给那?里的一个老木匠了,付了二两银子当订金,为了省些银钱,父子两还从?自家山上伐了一棵樟树给人拖过去。
现?砍下来的树木打不?了家具,但可以抵一部分木料钱。
除了专门建屋子的匠人和木匠,盖新宅子还需要雇些汉子来做力气活儿。
正月只剩最后几日时,余春英找上门来,问起此?事。
盖屋子是大事儿,不?过寻常人家盖个黄泥茅草屋,在村里找些相熟汉子来干活儿,工钱都不?用付,包两顿饭便是了。今日你帮了我,明日我又?帮你,大家都不?吃亏。
但晏小鱼家要盖的是两进的青砖瓦房,算是西岭村的头一份儿,便是余家也?只是三进的泥瓦屋,大是大,但造价跟砖瓦房比不?得。
砖瓦房造价高,工艺复杂,活儿也?重,自然不?能轻飘飘地用两顿饭就将人打发了。
村里的汉子去镇上亦或是旁边的村子里帮忙盖屋子一日都是五十个铜板,晏小鱼早就和余春英打过招呼了,来他家干活儿的人依着外头的行情给工钱,包一顿饭。
做苦力的汉子一日五十文?,要六个人。做饭的妇人一日三十文?,妇人、夫郎各一个。都要干活儿利索,不?偷奸耍滑的。
余春英一将消息传出去,村里便有好些人来找晏兴茂和何秋花说好话了,都想干这?活儿。
两进的青砖瓦房要修好,估摸着得要一个月,一月下来盖屋子的能拿一千五百文?,帮忙做饭的能拿九百文?。工钱高不?说,离家也?近,还能管一顿饭,实?在是个不?错的活计。
来问的人多,晏兴茂夫妻迟迟拿不?定主意。
余春英受村民所托,过来问一嘴,她自己也?有心帮村里几户有难处的人家说几句好话。
“村东头的孙嫂子早些年没?了汉子,前年儿子也?没?了,而今和儿夫郎带着孙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里的田地也?卖了,她性?子老实?,干活儿也?麻利,不?如请她来做饭?”
“村子南边儿的洪大力,生了五个儿子,一家人都老实?肯干,可惜家里田地不?多,他媳妇得了病,一直没?钱治……”
晏小鱼知道?他爹娘性?子不?够果决,早就交代过,若是选不?好人,便问问余春英或何婶的意见。现?在余春英主动开口?,晏兴茂和何秋花也?不?犹豫了,就依着她的意见将人定下了。
*
二月初一,晏小鱼家的新宅子终于动工了。
早上工头带着四个工匠上门,好些村民过来瞧热闹。
晏小鱼买的那块地已经被清理出来了,旁边临时搭了个草棚,里面堆了好些青砖红瓦和木料,都是前几日才送来的。
村民们看着那堆砖瓦,啧啧称叹。
“这砖一看就结实!”
“这?样好的东西,盖的屋子得住多少年呐?”
“那?就不?知道?了,总归是比咱们的茅草屋耐住的。”
“真是没?想到,晏老二一家而今都要盖青砖瓦房了,晏老大他们住的还是泥瓦房呢!”
最后一人话音落下,众人的话题又?拐到了晏兴盛一家头上。
“晏兴盛好些日子没?出来晃悠了吧?听说是镇上的活儿忙起来了?”
“才出正月,码头都没?什么船,他有什么好忙的?”说这?话的人朝着边上人挤了挤眼睛,“听说是找晏老二讨银子,被鱼哥儿嚷嚷出去了,你还不?知道?吗?”
听到这?话,知道?这?事儿的村民压低了嗓音,眉飞色舞地说起了那?日山上的情形。
最后,村民们分成?了两派。
一派摇头叹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而今晏老二竟压了他大哥一头了!”
另一派不?以为然:“鱼哥儿家有钱是有钱,但晏永和可是秀才呢,光靠这?身份,咱们村便没?人能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