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的试卷中,又?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四卷,一共十二?卷。

皇帝先选上等的四卷御笔亲批,若是这四卷中选不出鼎甲三人,再?依次批阅中等和下等的四卷。

为保证公平,所有试卷上写着姓名籍贯的那一页都被弥封着,读卷官看不到。一般是皇帝钦定名次后,亲自拆开。

顺和帝面前的四卷试卷还是弥封的状态,他依次看过上等的四卷考卷后,漫不经心地问道:“诸位这名次,依何而定?”

几个?读卷官心里一激灵,跪在最前头的那位提心吊胆地将他们评定名次时的考量说了一遍,最后小心翼翼道:“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陛下训诲。”

“并无不妥。”顺和帝瞥了他们一眼,面色平和地将试卷递给身边太监,“拆开看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事实上能走到殿试这一步已是人中龙凤,一甲三人的文章,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全看阅卷之人的喜好。

见顺和帝没有不赞同的意思,几个?读卷官都松了口气?。

太监将四卷试卷的弥封处拆开后,恭敬地呈给皇帝。

顺和帝拿起?其中的两卷看了一眼,挑了挑眉:“湘江府蒋光霁为状元,沛阳府严少煊为探花,你们还挺会选。”

湘江府是前朝权臣宁大人宁乘风的故乡,宁乘风出人头地后,反哺乡亲,在湘江府兴办学?校,培养了许多人才,如今好些都是大楚的中流砥柱了。

顺和帝对宁乘风尊崇有加,连带着对湘江府出来的人,也高看一眼。

听到他们选出的状元是湘江府的人后,几个?读卷官心头一松。

果然,顺和帝温声?开口:“湘江府历来出人才,这蒋光霁想来担得起?状元的名头。严少煊是会试的魁首,生得也一表人才,探花的名号于他而言,也是名副其实。”

他话音落下,读卷官们心里的石头是彻底放下来了,殿里的气?氛都松缓了几分?。

就在为首的读卷官准备附和几句,将一甲的名次定下来时,顺和帝却话音一转:“不过”

“朕倒觉得严少煊的见解更胜一筹。”顺和帝端详着手中的试卷,神色怡然,“严少煊已经连中两元了吧,若殿试夺魁,给他凑个?三元及第的名头,传出去倒也是一桩美谈。”

皇帝属意严少煊,旁人哪敢说半句不好?

几个?读卷官连连点头,看顺和帝面色不错,还大着胆子拍了几句马屁。

“陛下圣明!严少煊连中三元,是难得一见的人才。此等人才参加科考,定是为陛下勤政爱民、礼贤下士的品格折服,特来投效!”

“陛下慧眼识珠,是社?稷之幸,是我大楚百姓之福!”

“……”

殿试的名次尘埃落定,读卷官们相偕出宫。带路的太监离开后,众人压着嗓子,窃窃私语。

“圣上似乎对严少煊青眼相加?”

“这位状元郎气?度非凡,才智过人,不过弱冠之年,便已三元及第,这样的人物,谁不喜欢?他会试夺魁时,便有不少人明里暗里地招揽了,可惜人家没这心思,压根不接茬。这等清流之士,正是圣上青睐的。 ”

“‘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朝中只怕又?要出一位人物喽!”

*

严少煊会试夺魁的喜悦还未消散,他高中状元的消息又?传到了尉石县,晏小鱼他们激动得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为了庆祝此事,鱼跃阁连着三日,每日给来食肆吃饭的食客送一碟状元糕,另有许多折价活动,与食客们好生热闹了一番。

西岭村的村民们也高兴坏了,各个?都恨不能亲自来鱼跃阁道喜。

怕给严少成他们添麻烦,人没有来,但礼物都托牛富贵和余三郎他们送来了。

晏小鱼连着几日,梦里都是严少煊考状元的事儿,心里美滋滋的。

听说放榜之后,状元郎会穿着红衣裳打?马游街,会有许多百姓过去观看。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