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离开北城,离开母亲,进了南芭。
这其中的缘故当然就不是随便能打听到的了。
但看了今天的《垆边》,再回想上次梁琴跟梁以璇说“当初答应让你回南淮,是以为你能更适应南芭的风格体系,比起留在妈妈那里可以更快出挑”,边叙多少有了猜想
跟十五岁的丁玲一样,十七岁的梁以璇也曾鼓起勇气,叛逆地逃过一次。
沉默了一阵,梁以璇低头戳着指甲盖说:“说不定后来丁玲在岸上找到了赖以生存的活计,比如老板娘收留了她,让她留在酒肆打工,她就不用回船上了。”
边叙一脸冷淡地摇摇头:“那如果她父亲找来了,非要她回去呢?”
梁以璇有点语塞。
因为她觉得,丁玲会妥协的。
梁以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耐心,跟边叙讨论起一个虚构人物的命运。
而且边叙的话还说得这么不中听。
她想了想,皱起眉来:“你怎么这么烦人,你就不能让我给她编个好结局吗?”
“没说不能,”边叙抬了抬眉,“但她的好结局不是靠好心人收留,或者靠运气好,没被父亲找到。”
梁以璇偏过头去:“那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