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而化之,借力击之,她看上的人,果然从来不会有错。
“众卿还要辞官归隐吗?”
吕雉恰时开口,环视众人。
“......”
辞个屁!
不辞!
他就死,气死累死在官位上,他们也断然不会让自己死对头的人占了自己的官职爵位!
带头闹辞官的大臣能屈能伸,衣袖一抬一挥,再次对吕雉拜下,“臣对娘娘忠心耿耿,怎会弃娘娘而去?”
“娘娘放心,臣就在这儿,哪也不去!”
“直到娘娘腻了烦了,嫌臣无用了,臣才会告老还乡,再不碍娘娘之眼。”
“得遇明主,实乃人生一快事。”
“臣能得遇陛下与娘娘,实是三生有幸,祖宗保佑。”
“幸哉如臣,怎舍得辞官舍弃娘娘?”
“娘娘,臣从一而终,从汉而终,绝不生变!”
“娘娘,臣不辞官!”
“娘娘,臣也不辞!”
不辞官的声音接连响起。
甚至还有人觉得英玉多管闲事,方才之言实在不合时宜。
万一娘娘真的准了他们的辞官,然后把他们死对头的姐妹女儿提拔上来,那他们简直能活活气死!
“乳臭未干的小儿也能插手国政?”
“你父虽封王拜将,颇得陛下娘娘赏识重用,但不代表你能在宣政殿胡言乱语!”
“似方才之言以后不许乱说。”
“我等皆是娘娘的心腹供股之臣,断断不会舍娘娘而去!”
他们才不会给自己死对头家里的女人腾位置!
想都不要想!
闹着辞官的人顷刻间改了态度,只剩下几个没刻骨铭心死对头的朝臣彻底傻眼。
说好的一起抵抗娘娘的新政呢!你们这群叛徒!
跟你们这群朝三暮四的小人一起同朝为官,简直是我一生的耻辱!
“这便是你们身为大汉朝臣的风骨?!”
“可笑!”
“简直可笑!”
“你们全是历史的罪人!”
“他日女人登朝议事,而男人不值一提,你们、你们于心何忍!”
“你们必会遗臭万年,被后人所弃!”
“你这话就不对了。”
“你自己没女儿没姐妹,难道就不许别人的女儿姐妹入朝为官吗?”
“自己没女儿,生俩不就得了,在这儿骂什么历史罪人?”
“就是。”
“什么历史罪人?纯属瞎扣帽子。”
“我没儿子,只有俩女儿,我巴不得女人能科举为官呢。”
“看女婿脸色吃饭哪有看女儿脸色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用在女婿身上也适用。”
“指望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把自己乃至家族的兴旺置于外人的良心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愚不可及!”
“随你们怎么骂,我就是跟我女儿亲!”
有人趋利避害,有人宁折不弯,有人看清事情本质,也有人身在局中随波逐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吕雉的诛心之策大获成功。
大部分朝臣赞同她的新政,为名为利也好,为自己后代打算也罢,他们的的确确眼馋吕雉抛出来的橄榄枝。
唯一犯愁的人是萧何。
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他抓国政,掌赋税,太清楚建朝不过十余年的大汉王朝有多少银钱了。
尤其是在陛下远征匈奴的档口,金银如水花出去 ,哪还有多余的银钱去给那么多的侯爵发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