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莞姐儿。”王氏身边的人早就准备了见面礼。
马氏说道:“大嫂,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前是我们不懂事,还请大嫂您大人不计小人过。”
这是要和大房和睦相处的意思。
王氏听了微笑道:“三弟妹这话说的,我呢,从来没有来京城尽过孝,还是你们辛辛苦苦的伺候长辈呢,这一点,我就要感谢你们。”
马氏心道,自家这个大嫂不简单呢,和老太太都恨死对方了,还说什么尽孝不尽孝的话,要不是自己知道这实情,还真以为对方对老太太孝顺的不行呢。
不过,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要把老太太接过来奉养?马氏在心里摇了摇头,不说别的,就是老太太那边,恐怕也不会答应的。
有时候这人那,就是越让你干什么,你偏偏觉得不能干什么。
如果这大房对奉养长辈避之不及,恐怕依老太太的性子,就非得恶心恶心一下子大房,可是换过来,如果这大房的要把长辈接过来住,这老太太就会想,会不会是接过来怎么磋磨她了,到时候死都不愿意过来的。
☆、享福
? 马氏这一趟拜访,物有所值。先不说别的,起码表示了,自己这一房的态度。
另外,她看着自家姑娘得到的见面礼,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犯不着跟二房一样,放着看得到的好处不要,非要跟人对着干。
当然了,目前她说的是回娘家,背地里却转到这边来拜访了。
在这个时候,还不想让老太太知道他们的心思,免得又有麻烦了。
“姑娘,您看戴这朵绢花怎么样?”李舜华身边有十来个丫鬟呢,按照李大老爷的说法,他的闺女,是个丫鬟伺候不算多。尤其是现在这个闺女还越来越好了。更是要细心的照顾。
这些绢花,是宫里赏赐下来的,李煦之进宫面圣,圣上赏了许多东西,后宫的人也是另外给了李煦之内眷很多赏赐。
虽然有跟风之嫌,可是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大部分人喜欢锦上添花,对于李煦之回到了京城,没有回老宅子的事儿,却很少有人说什么。
不过,也有几个御史上了折子弹劾了李煦之,认为李煦之不孝,不管怎么说,老宅子的太夫人薛氏,也是他母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好歹去看看又能如何?
如果你连看都不看,那就是你为人子的错了。
但是也有人反对,说父不慈子不孝,当长辈的先不慈,当后辈的怎么能还能当成一回事儿呢?那不是助涨了这个气焰?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李煦之带着家人回到了这长安侯府,同时过来的还有李家的族人们。
“怎么了?老大你这是带着人过来问罪了?”太夫人薛氏见李煦之带着族人过来,就问道。
“母亲过虑了!”李煦之道:“只不过今天是请母亲去御赐的宅子住去,这也是我的一片孝心,这么多年,当儿子的都没有在母亲身边尽孝,如今回来也,也是时候,把母亲接过去享福了!”
其中一个三叔公就说道:“大侄媳妇,煦之才回来,又是要进宫面圣,又是要接下差事,就是御赐的宅子,也要给安排好了,这才请了大家过来,一起接你过去享福去,说起来,煦之也是孝顺了,咱们李家有这样的后辈,是李家之福。”
其他几个族人也应和。太夫人薛氏气得不行,这几个墙头草,当初把这李煦之贬得是一文不值,就是在爵位继承上,也是站在自己这一边,没有想到,现在一看李煦之发达了,就又转到那头去了!
“不必了!老大,虽然你是一片孝心,可是却不能忘了祖宗,咱们李家的列祖列宗,可都是在这个宅子里过日子的,如今你不住这个宅子,怎么对祖宗们交代?”薛氏厉声说道。
李煦之听了却说道:“正是因为这宅子是列祖列宗住过的,我才要把这上上下下的宅院都重新修缮一番,但是在修缮的这段时间里,总不能打扰了母亲,所以请母亲到御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