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生辉,聂相国有凤求凰的心思,也属于人之常情,再者”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随着故事低沉下来,“再者,这聂相国的双腿……是在保护少年圣上免受刺客所伤才导致的。”

众人恍然大悟,心有戚戚。

多数大融子民只知道叹惋首辅大人双腿不良于行,却不知道内里还有这样的故事。

说书人压低声音,评点道:“聂相国对圣上情深义重,又端重有贤才,堪称良配,这中宫之主的位子,自然是他来坐最为合适。”

“还有,方才屈居宫闱的说法可不对,圣上有仁德,不忍心辜负他人的仰慕之心,又爱惜人才,舍不得良臣困于后宫,故而特许了宫妃仍旧保留原来的职位,能够在前朝为大融效力。”

此时有人提出异议:“圣上英明,但且先不论这个,我可是听闻圣上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早早与魏贵妃定了婚约,按理来说,魏贵妃是先人,怎么反而排到了后头?”

说书人:“这魏贵妃,虽说家世显赫,世代忠良,他祖父,曾经的安远侯,又是如今圣上生母的养父,抗击朔丹而牺牲;魏贵妃父亲,如今的安远侯,也至今戍守边疆,掌握西北边陲大权,魏家与圣上的母族无异,两家本就是亲如一家的关系。”

“而魏贵妃自己,年轻有为,是殿前司的副都指挥使,统御禁军,同圣上是竹马之谊,一起长大,早在幼时,魏贵妃就与圣上有娃娃亲的婚约。”

“对啊对啊,那这样说来,魏指挥使原本也有坐主中宫的可能,怎么只是贵妃呢?”

说书人道:“唉!此言差矣!魏指挥使乃一个武夫粗人,不懂得如何协理后宫,后宫众人,皆是对皇上一片痴心,常有争风吃醋的事宜,魏指挥使他惯会舞枪弄棒,无法解决争端,自然是要由聂相国这样的端重之才,方能稳定后宫。”

听者犹疑:“那……那齐少卿齐妃呢?我听闻齐少卿在朝中虽然冷面冰霜,做事雷厉风行,但在宫内,可是恭俭温良,做得一手好书画,一年四季还会为圣上缝制新衣,这样端庄能干,倒也不为皇后之选。”

说书人道出内情,“齐妃出身寒微,与圣上相识得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