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乔怀宁生病,林小年和欧阳菲承担了“阳光”协会大部分日常工作。夜里十二点多的时候,她还在上网,与国外的一个基金会联系,在国际上寻找合作伙伴。

另一方的负责人用QQ与她联络,似乎是很熟念的语言,没有一点外国人的痕迹,林小年心里多了一份好感,当然,让她对对方有好感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他的网名是一只等待的鱼。让她不禁想起远在大洋彼岸杳无音信的于有余。

合作的事儿都讲完了,对方似乎并不想下线,跟她聊了很多其它话题,他亲切的叫她年年。

他问起她的毕业旅行,去了哪里,可有照片?

她说告诉他班里组织的毕业旅行她没参加,而是一个人跑到很远的郊区去看青龙潭,她还说,青龙潭水幽绿,很美。

她顺便发了一张照片给他看。

他也极赞那里的景色,后来问,说:“照片里哪个人是年年?”

林小年昂扬的心突然低落下来,慢慢的敲击键盘说:“都不是?”

一只等待的鱼问:“那年年在哪里?”

她无心再聊,敷衍着:“在宿舍里。”

对方沉默了半晌,打过来一连串的笑脸:“我是问,拍照的时候年年在哪里?”

她说:“看潭水。”

“潭水里有什么?”他问。

“好-多-鱼!”

她再也不肯多说,关了QQ,上床睡觉。

一整晚,她都在做噩梦,梦到在桃花盛开的,云霞弥漫的桃花源里迷路了,她始终喊一个人的名字,却怎么也找不到他。

她哭着醒来,枕边却无泪水。

第 4 节

林小年在公司实习期满,转为正式员工。老林夫妇对女儿的选择不置可否,一个说:“年年应该继续读书。”另一个却说:“女儿大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葛言考到国外的学校继续读研究生,沈三月对读书了无兴趣,干脆考了国家公务员,过起了吃喝不愁的日子。

大学,就这么结束,又是一番离别。

林小年工作之余,就是跑去乔怀宁的协会帮忙,乔怀宁终于不再对她隐瞒自己的病情,有时候,也会跟她抱怨医生的治疗方案太束缚人,林小年都板起脸正儿八经的跟他说:“再吵,让欧阳菲来付对你。”于是,乔怀宁便安静下来。

有好几次,乔怀宁都有意无意的对她说:“我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她明白他的意思,他能选择放弃生命中那些宝贵的不得不舍的人或事儿,但不能放弃选择他的事业,他的精神支柱。

这就是乔怀宁,在成长中慢慢成熟,在挫折中渐渐顽强,他的生命注定与众不同。

毕业那天最后的晚餐,小师弟邀请林小年一起吃。

她找不到拒绝的借口,干脆硬着头皮去了。

小师弟似乎还在喜欢这个傻呵呵的但又异常聪明的师姐,他说:“我早知道你跟于师兄分手了。”

林小年蹙紧眉,摇头。

他说:“这一年,你都决口不提他呢。”

她想了想,很严肃的跟小师弟说:“绝口不提,不一定是忘记,或许,是更深刻的铭记。”

最后的晚餐,他们吃的很愉快。

经过炎炎夏日后,一切都茁壮成长,等待收获。相思也是如此。

时间如水流过,转眼,已到圣诞。沈三月打电话告诉林小年,于公子回国了。

她先是兴奋,接着却是一阵胆怯,这么久不联系,她该如何去见他呢?会不会,他已经将她遗忘?她裹足不前,忐忑不安,握紧电话,不敢拨。

后来,三月刺激她:“如果你再不主动出击,于公子可是要跑了,他这次回来只呆两周。”

林小年是豁出去了,她想,就算分手了,他们终究爱过彼此,她就要赌他对她还有那么一丝旧情。

她的心跳得飞快,咚咚咚咚如同敲鼓,她不断调整呼吸,一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