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1 / 2)

老板以为纪询嫌贵,赶紧说:“这可不是我狮子大开口,是交代我这件事的男的说的数。”

纪询没有怀疑。

一千块,正好是孟负山学生时代支援他住旅馆的数。

他数了十张钞票给老板,又从老板手中接过孟负山的信。

信封没粘。他打开,抽出信纸,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一眼,信纸上是孟负山的笔记,但前言不搭后语,无论横看竖看,正看倒看,都没有意义。

孟负山不相信委托者,顾虑信件可能会落入别人的手里。

所以他在给信上了把无形的锁,这锁的钥匙,只掌握在纪询手中。

钱货两讫,纪询拿着信回到车子。

刚上车子,手机震动,霍染因正好发来消息。

“到哪里了?”

纪询将信对半折叠,收入衣服,回复霍染因:“开车走高速。”

他骗霍染因。

他知道霍染因怀疑自己。

他更确认,霍染因就算怀疑自己,也不会在第一天晚上就将怀疑明白表露。

因为霍染因没有足够把握。

这是场双方都心知肚明的博弈。

纪询一踩油门,这回真正驶向高速。

第二三一章 山(1)

车子沿着高速公路,快速向前行驶。

风自半开的车窗倒灌进来,吹得被纪询拆开来丢在副驾驶座上的信件贴着车门动也不动。

他看着前路,一条由灯光点亮的笔直的道路旁边,是未被光线点亮的漆黑世界。

世界太大了,人们所看到的,只有眼前这一点,只是有人穷极目力,想看得更远更大,而有人甘于眼前。

孟负山安放在信里的锁的“钥匙”或者说“密码”,十分简单,不过是他们还上学时候玩的小伎俩,外人拿到信的第一反应,是研究信里的每个单独的字,这封信件的第一道密码,就是基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他们通过汉字韵母,将信件做成了张迷宫图。

迷宫里有很多路,但只有一条能够走出迷宫。

这条路是正确之路。只有分布在正确之路上的文字,才是有效文字。

提取出了有效文字,并不等于直接解开了谜底,接着还有第二重锁头。

这重锁头是密文转换,转换文本是《新华字典》。一本出现在哪里都有可能的基础工具书籍。

只要通过迷宫里的特定信息,将信上的文字和新华字典里的一一对应,就能得出最终的正确信件。

《新华字典》,纪询当然没有背下来,不是不能背,是过去的他没有找到把这本字典背下来的理由。好在当年玩这游戏的时候,他将字典翻了几遍,现在回忆,大差不差的,也能记得部分。

纪询不着急在第一时间将这封信翻译出来。

他一面开车,一面杂七杂八地思索……在不间断的凉风之中,他的神思轻轻一晃,晃到了纪语还在的过往。

大二的寒假并非孟负山唯一一次来他家。

此后他和孟负山关系始终不错,他的家人对孟负山的感觉也好,爸妈提起孟负山,总说“是个又礼貌又勤快”的孩子,纪语就不用说了,时不时地还会在寄给他的包裹里,夹杂些送给孟负山的东西。

孟负山对他的家人怎么看,他没有问。

但纪语送来的东西,孟负山从没有推拒过,想来很多事情,端倪都在小处。

大抵一年半后,大三的暑假,孟负山又来了。

仔细想想,也不能算孟负山又来了,应该说,他又邀请了孟负山一起过暑假,但不是到家里暂住,而是结伴去旅游。

年轻的时候,天老大,我老二,只管冲,不带怕。纪询大笔一挥,在地图上圈出西藏来。他们决定徒步爬山,勇攀高峰,试试只手可擎天的niubility!

计划挺美,但准备的过程出了个小意外。

他和孟负山一起去西藏徒步爬山的计划被纪语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