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皎兴奋道:“你怎么不早告诉我!择日不如撞日,我今日就去拜见皇后娘娘!”

谢夺沉默须臾,点头:“好。”

韩皎一直对皇后十分好奇,原著中,与她相关的背景都是跟端王的童年有关。

还有就是在谢夺被立为太子之后,皇后担心小儿子没法掌控大局,就说服谢夺把兵权交到燕王手里。

那段时间,太子还没有黑化,几乎是作为燕王的傀儡,当着名义上的太子。

后来原著里发生一件事,导致太子跟皇后发生了一些矛盾。

具体经过,原著没有详细写,只是简单提到:大楚一位送去鞑靼和亲的公主密信回京,说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人偷偷下毒手害死了,为的是防止汉人坏了鞑靼贵族的血统。

太子看完信,怒不可遏,下令即刻发兵,全歼鞑靼。

但那时候的谢夺只是个傀儡,朝中没人迎合他的命令,燕王正在东南巡视。

没人搭理,太子情急之下,自己跑去三大营调兵,可是没有兵符,将领找借口把他劝回了宫。

这个时候皇后娘娘出场过一次,干了一件坑爹的事她把太子给禁足了。

看原著的时候并未察觉不妥,因为那个时期的九皇子依旧是个咸鱼,小孩子胡闹似的要带兵打仗,被家长关起来也不奇怪。

可现如今,韩皎了解谢夺的性格,那种情况下把他软禁起来,后果肯定要爆炸。

原著中的咸鱼九皇子就是在被软禁后,第一次展现谋略心计,一手连环计,骗到西北骑兵兵符,以代天子出征的名义讨伐鞑靼,最终一战成名,轰动天下。

但在那之后,九皇子依旧心安理得的当着傀儡,直到端王意外死亡不久,才真正开始对燕王党动手,所以韩皎一直认为,谢夺黑化跟谢修的死有关。

第135章

韩皎身为臣子,想面见后宫女眷很困难。

谢夺让人去请皇后娘娘亲自来一趟东宫,就当是来儿子这里串门,捎带见一见儿子的玩伴。

分节阅读33

比起谢夺见韩太太的淡定自若,韩皎见皇后可就紧张多了。

见面之前,一直在问:皇后喜欢活泼些的还是稳重些的性子。

问得谢夺乐不可支,逗他说要不要先梳个妆?

韩皎就不理他了,正襟危坐保持冷静。

不久后,皇后的步辇就到了院外,韩皎随谢夺一起出门迎接。

韩皎想象中的皇后,是那种权欲心很强的美人,但见面之后,皇后主动让谢夺引见,一瞧见韩皎,便惊异地感叹他的年少有为,态度十分和蔼慈爱。

韩皎面上温和平静,心里却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皇后会是个容貌秀致的绝色美人,却没想到,她长相是带点英气类型,轮廓深邃鼻梁高挺,那双漆亮的眼瞳,看人时神采奕奕,这让韩皎一下子想到了燕王和端王看人时的目光。

入殿后,皇后热情地与他寒暄一番,而后才提起端王的事。

她急着见韩皎,果然是为了谢修。

她想知道韩皎是如何让谢修对老六放下戒心,这法子能不能用在她身上。

韩皎委婉告诉她:端王对她的抵触与恐惧,比对燕王严重许多,而且是从四岁开始的。

坦白的说,韩皎没有把握能让谢修接受皇后这个生母,能让谢修把皇后当成没有威胁的寻常人都很困难。

谢修年幼时,乳母被驱逐出宫过,这件事宫里很少有人知道,韩皎是从原著中得知的,所以皇后并不知道他了解内情,提起老七时,她话里话外都在责怪老七这孩子生来性情古怪。

韩皎当然不敢揭穿旧事,只反复表明自己会尽力让端王对娘娘放下戒心。

皇后看着他的目光充满期待。

端王如今已经没了利用价值,皇后还这么真心实意地期待儿子的原谅,倒并不像原著中那般绝情。

第一次见面,在皇后的再三嘱托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