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条胖乎乎的大真鲷,姐妹俩激动地窜了过来。

刚把它解下来,杨思琪就迫不及待的把它拎起放到旁边的电子秤上面。

“13斤2两,这是我看到过最大的一条真鲷了,少于1000块我都不卖。”

“这么大的真鲷,起码能做好几道菜了,鱼头拿来炖酸菜,鱼肉一半红烧,一边清蒸,鱼骨香煎再撒上椒盐,一顿都吃不完呢!”

姐妹俩直勾勾地盯着这条大真鲷,一个想着小钱钱,一个满脑子都是吃的。

感受到眼前的两人正在窥伺自己的身体,这条真鲷气愤地蹦哒了起来,直接往地上扑棱。

还没落地呢,在半空中就被一旁的杨思琪眼疾手快地接了住了。

“还好接住了,这鱼要是摔坏了可就卖不上价了。”

杨思瑶慢了一步,半空中的手尴尬地收了回来。

“没事,摔坏了正好可以留着自家吃呀!”

她一点也不在乎这鱼会不会摔死,甚至暗戳戳地想着,摔死了她正好拿来下锅呢。

大真鲷:我虽然不是人,但你一定是狗?(?`^′?)?。

杨思琪见好姐妹一脸的馋样,赶紧说道:

“活鱼仓里还有好多真鲷,回去的时候你多拿几条小一些的回去吃。”

“这条不能动,这么大的真鲷,价格起码要翻一倍呢,可不能随便吃了。”

杨思瑶想着小条的真鲷味道也是一样的,肉质还细嫩一点,也就没有坚持要吃这条大家伙。

这种大真鲷也是深水鱼,地上面的气压和深海不一样,肚子已经微微鼓了起来。

杨思瑶赶紧拿了一根长针出来给它排气。

排了气,杨思琪见它还是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想了想,又拿了一个地笼出来。

然后把它放在里面,接着放回海里养着。

海里的鱼更习惯大海里面的环境,要是碰到这种精神不太好的鱼获。

渔民一般会把它装到笼子里面,然后放到海里养一会儿。

等它精神好起来了,再放回活鱼仓里面。

第二张网子来的鱼虽然不多,不过基本上都是大家伙。

后面陆续又上来了两条好几斤的黑鲷,以及三条大鲈鱼。

在最后的几米网子上,甚至来了一条七八斤的老虎斑以及一条三斤多的红斑鱼。

尽管第二张渔网的收获,10个手指头都能数得完,不过有一条算一条,价格都不便宜。

杨思琪觉得肯定是因为她们昨天去拜海神庙了,今天的运气好到爆炸。

从凌晨的赶海、到早上的钓鱼,再到现在的起渔网,基本上全都是大丰收。

很快,杨思琪满心欢喜地拉起第一个地笼。

低头一看,里面有一只八爪鱼以及一条半斤左右的墨鱼。

紧接着,又连着拉了三个地笼上来,没想到里面全都是石头蟹。

而且数量还不多,每一个笼子也就那么两三只。

杨思琪只好安慰自己,虽然不值什么钱,不过好歹没有空。

直到第五个地笼,才终于出现了几只小青蟹。

地笼里的青蟹

硕大的地笼里面,有三只三四两左右的小青蟹。

个头虽然小了点,但加起来也有个一斤左右了。

倒霉的是,后面连着三个地笼,全都是空的,有一个甚至破了一个大窟窿。

杨思琪长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地吐槽道:

“原本以为刚才的几只青蟹是一个好的开始,没想到这居然就是巅峰了。”

“你这手气实在不行,还是让我来吧。”

说着,杨思瑶一屁股把她给挤开,自己拿起了地笼连着的绳子。

被挤开的杨思琪一脸的不忿,“你来你来,我看你能拉来什么。”

“嘿嘿,肯定比你的好。”

杨思瑶快速地拉扯着手中的绳子,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