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现在,加上又有李越搅在里头,这仗还怕打不成吗?佛保想到此,便喜滋滋地去了。
而江彬自出了宫之后,又开始筹谋。借他两个胆,他也不敢一个人去弹劾大九卿啊。他又找来了自己的几个兄弟,不过大家谁也不傻,都把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
瘿永咽了一口唾沫:“那都是几朝的元老,门生故吏无数。我们这算几个葱,别万一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江彬斥道:“你怎么这么没胆色。富贵险中求,你没听过吗?”
瘿永犹豫片刻道:“要不,江哥你先上本,我们再跟着?”
这下,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大家毕竟都是自己人,兔子也不吃窝边草,还是去外头坑人吧。于是,没过几日,东官厅中就传出了这样的谣言:“大员因为胆怯,要放过攻打鞑靼的大好机会,任由李越一行在外活活熬死。”
东官厅中的平民武将地位非常之尴尬。一方面,朱厚照给了他们极高的关注度和最好的训练条件。他们又经过了王守仁的磨练教育,不论是心智上,还是能力上,都已经远超那些二世祖。但他们的军职却迟迟上不去,无他,无功绩耳。「妙「书「斋【东官厅这才成立了几年,就算是朱厚照,也不能一次把这所有人都提拔起来吧。国朝到了中期,世袭将官早已将坑占得太满了。因着这个原因,朱厚照培养了他们的实力,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到头来却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
一些没有受到提拔的人,心中便有不忿之情,偶尔在酒馆妓寨碰到团营中的世袭将官,还会被欺辱。人家说得十分尖刻:“东官厅又怎么样,常能见到皇上又怎么样,你不也还是个芝麻绿豆官吗,也敢到小爷面前献宝。老子就是天生有福气,天生比你会投胎,你能怎么着!你敢怎么着!”
他们心想,论兵法,论武艺,他们哪里比不上那些纨绔。难道就因为出身,他们就要一辈子屈居这些酒囊饭袋之下吗?这不公平!长久挤压的怨气,借这个机会发作了出来。他们刚开始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叫嚷,后头的声势就越来越大。
“他们就是怕我们出头,抢了他们的饭碗,所以宁愿不打,都要压着我们!”
“一群黑心的东西。为了私利,连这样的机会都要放过。他们心底到底有没有皇上,有没有朝廷!”
“咱们不能这么算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百多年了,这是蒙古势力最弱的时候。我一直都在精研对蒙的战例,成功的机率极大!”
“对,我还不是早就将王先生的教导记得滚瓜烂熟。”
“要是能打下蒙古,还九边一个安宁,我们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
这伙人可不同于江彬他们,是真正不惧死有胆色之人,当时为了王守仁敢于联名上奏,如今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大明的未来,又岂会心生怯意。这一下,又闹起来了。
中下层的世袭将官们为此焦心不已,有的是怕自己也被捎带去了鞑靼,说不定要把小命玩完,有的人则是担心这万一真得打赢了,那他们岂不是无立锥之地。他们一面忙着打压,一面紧急向上层求援。
可没想到,顶层的许多勋贵,对此其实是乐见其成。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新生的将领,根本威胁不了他们。勋贵们的祖先,要么是跟着太祖爷打天下,要么是跟着太宗爷去靖难。说白了,人家身上都是从龙之功的。就算新生将领真去打赢了,可那又能怎么样,见到他们这些超品的国公、侯爷,还不是得乖乖行礼。
他们更想借机拿回自己的钱袋子,大九卿这群人实在是太过分了。特别是那个刘健,他去核查军屯,不知断了多少世家大族的钱袋子。可偏偏其人立身奇正,大家一时之间如狗咬刺猬,根本无处下口。可现下好了,他们居然不知死活也和皇上作对,那他们还不得来一手借刀杀人。世间最大的讽刺莫过于此,几年前他们心心念念都是要弄死李越,可到了今日,嗓门最大、叫着要「维护李越的人却也是他们。
这群人一下场,舆论风向就将矛头全部都指向了大九卿。而给事中、御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