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2 / 3)

卫?”

几人闻言拱手一礼道:“正是,我等奉皇命护送李御史。”

唐伯虎在大惊之下匆忙还礼:“你上一封信不是才说你中了传胪吗,怎么这就御史了?!”

月池想到这数月以来的事,也有物是人非之感,她道:“师父,说来话长,咱们还是先聊聊小师妹吧。她会说话了吗?”

小姑娘既怕羞,又好奇,一会儿把苹果似得脸蛋藏在唐伯虎的脖颈间,一会儿又偷偷露出水汪汪的大眼睛来偷看他们。唐伯虎下意识道:“会,当然会了,她全唐诗都背下几十首了……”

月池摸了摸小姑娘的小啾啾:“那我们月眉,可真是聪明呀。”

唐伯虎还待再言,沈九娘就一面说话,一面从里间出来:“让你来开门,不是让你在外拉着客人自卖自夸的。这么冷的天,若是冻坏了……”

她这才看到了月池,一时呆若木鸡:“阿、阿越,你回来了!”

月池躬身一礼:“师娘,好久不见了。”

沈九娘如今也是体态丰腴,做家常打扮,身着蜜合色的绸袄,下身是玉色的裙子,头戴着银丝鬏髻,耳边还有两只金兔纹丁香坠子。她身后又绕出一位妇人,瞧着比沈九娘年岁大些,一身白绫对襟袄,下身是软黄裙子。冷不防见了这么多人,两位女子都有些局促。正大眼瞪小眼之际,堂屋里又走出一男一女,像是兄妹。月池匆匆瞥了一眼,还以为是沈九娘的好友带着儿女来串门。

月池道:“是我冒然登门,惊扰了您的贵客。”

沈九娘还未开口,她一旁的妇人就忙道:“您、您这是哪儿的话,您才是贵客咧。”

月池一愣,唐伯虎忙来打圆场:“都是一家人,何必客气。阿越,师父先领你们去歇息。娘子,你送送三娘子。”

沈九娘忙应下,一旁的沈三娘看着月池的背影啧啧称奇:“这可真是神仙似得人物,难怪能那么有出息,九妹,你好福气啊。”

沈九娘念及过往也是唏嘘不已,当年她和唐伯虎像游魂一般于江上飘荡时,万想不到会有今天的安稳。她看向沈三娘:“这还要多谢三姐。”

月池和唐伯虎献画背后的谋算,还要多亏沈三娘在池州府探听到的消息。沈三娘可不敢居功:“你这话说得,我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九妹,你是知道姐姐我的,若不是确实没法子,我也不会来麻烦你。九妹你若有门路,能不能帮我们俞泽一把。”

沈三娘如今已然嫁人了,她同琵琶女一样,也是「老大嫁做商人妇。她的丈夫叫俞昌,是一位徽州商人。徽州的风俗是,商人外出经商数年方归,他归家后的待遇完全由他今年所赚的银两决定。若是满载而归,那么妻子宗党就会好生款待,若是两手空空,回家之后就会饱受歧视。俞昌年轻时,做生意赔到血本无归,为此日夜羞惭,也不敢归家,于是滞留在池州府。就在这段时间,他偶遇了沈三娘。沈三娘那时也正值春心萌动,见他相貌端正,居然送了他几两银子,还时时鼓励他。

俞昌因此而振奋,凭借沈三娘给的本钱,再次进货售卖,这一次居然大赚了一笔。他有了回乡的本钱和脸面,却不敢把一个妓/女带回家去,便哄骗沈三娘说,回去禀报父母后,就来接她。沈三娘虽然年幼,但却不傻,痛哭流涕一番后便把他撩开手去,从此再也不做「偶遇良人,逃离苦海的美梦了。可没想到,时隔多年,她已然成了半老徐娘,准备随便找个人托付终身时,俞昌又冒了出来。他如今做盐业生意,是以时常会到江南行走,两人于酒桌之上相遇,俞昌愧疚之余也觉旧情难忘。他此时父母双亡,原配留下一双儿女后也已去世,索性纳了沈三娘进门。

对沈三娘来说,她虽然恼恨俞昌的负心薄情,此时心中也对他无多少爱意,但是俞昌的确是她能找到的最好的男人了。为了生活,她只能牢牢地抓住他。这次她上门,也是为了求唐伯虎,想把继子俞泽塞进杭州府学。贩盐虽然暴利,但到底是贱业,俞昌也盼望家里能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这样做生意也要方便不少。

沈九娘却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