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治时间。
当第14号克隆体突然说出萨格勒布方言的"晚安"时,防辐射玻璃应声碎裂。汤加辰的虹膜泛起数据流的银白色,这是三年前对撞机过载时的危险征兆。吕颂明快速注射神经稳定剂,针头精准避开他颈侧那个形如无限符号的胎记上周才发现那其实是纳米级的量子编码印记。
全息屏突然播放起交叉剪辑的记忆画面:五岁的汤加辰在爆炸前被推入安全舱,吕颂明在同志游行时挡住催泪瓦斯的侧脸,以及此刻第28号克隆体正在形成的第三只虹膜。时间轴在量子纠缠中折叠,医疗监测仪显示两人的心跳频率正与克隆舱谐振腔达成永恒比例的共振。
第45章 陶瓷锅
汤加辰的虹膜数据流在神经稳定剂作用下逐渐褪去银色,视网膜残留的影像却开始自主拼合。吕颂明注意到全息屏右下角浮现出不属于当前时间线的监控画面那是他们共同居住的公寓厨房,灶台上煮着罗宋汤的陶瓷锅,锅底釉彩剥落形成的图案竟与克隆舱冷凝雾的纹路完全吻合。
"谐振腔在吸收环境记忆。"吕颂明用手术刀划开克隆舱的冷凝管,涌出的液态氮里悬浮着无数晶状体。每个六棱柱表面都折射着不同时空片段的倒影:第14号克隆体在婴儿培养舱里抓握的橡胶玩具,与此刻汤加辰口袋里那枚古董钥匙的形状产生量子叠加。
汤加辰的羊毛袜突然传导来异常电流,他踉跄着扶住克隆舱。透过防辐射玻璃,他看见自己左手指甲正在生长出类似量子芯片的纹路。这种金属质感的角质层曾在父亲实验室的辐射事故报告里出现过,当时被归类为"有机硅基生命体的初期转化特征"。
实验室的应急照明毫无预兆地切换成暖黄色,克隆舱表面的暗红色转为普鲁士蓝。吕颂明后颈的汗毛突然直立,这个生理反应通常预示着量子场的相位偏移。果然,光谱仪显示空气中漂浮着大量胶体粒子,每个粒子的布朗运动轨迹都在复刻汤加辰六岁时画在实验室白板上的涂鸦。
"你看冷凝管。"汤加辰的声音带着金属共振。吕颂明转头时,看见液态氮表面凝结出他们三天前在咖啡馆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对话气泡。那些悬浮的文字正在渗入克隆舱的供氧系统,第9号克隆体的左手书写速度突然加快,稿纸边缘的咖啡渍开始生长出细密的电路图。
医疗监测仪突然发出教堂管风琴般的嗡鸣。两人同时看到对方瞳孔深处浮现出相同的坐标北纬45°48',东经15°58',正是萨格勒布圣马可教堂的GPS定位。汤加辰的颞叶传来针扎般的疼痛,这个坐标曾出现在母亲实验室被焚毁前最后传输的加密文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