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知道这孩子厨艺这般好,做菜做糕点都不同寻常。还记得你第一回拿回来那猪下水, 我们镇上除了她还没有哪个能把这等东西变成美味的。”苏老夫人微微闭着眼, 享受着宝贝孙女的服侍, 闲话家常。
“您喜欢吃就好。这糕点今天是墨玉第一回做,我央她从县城回来再做一些,好不好?”
“好。你这孩子是最有孝心的,可惜就不是个男子。”苏老夫人叹了口气。
苏如霜也不是第一回听到这话了,颇有些无奈:“祖母,我也不比男子差啊。读书明理帮我爹打理铺子,我都做得到。”
“咱们家的规矩是长子守业。你爹和你娘就你一个孩子,你早晚是要嫁人的。等你嫁人了,你爹也老了,到时候谁来帮衬他呢?”
这也是苏老夫人的一块心病。
她勤勤恳恳为苏家生了三子一女,说得上居功至伟。但大儿子和二儿子房中生的都是女儿,小儿子常年在外走镖更是连个媳妇都不娶。
好在二儿媳包氏还算年轻,一直在努力再生一个。但大儿媳钟琴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缘故,甚至连月事都不常有了。大房实在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苏老夫人实在暗自神伤,担心外人戳大儿子脊梁骨,骂他生不出儿子。
苏如霜见四下无人,便有些心直口快:“祖母,那我招个赘婿不就好了?”
“胡闹!”苏老夫人听了却面色一愠。
做赘婿的人大多父母双亡,或者家贫无比,断然都是些没出息的。孙女也是她自小看到大的心头肉,她不想孙女为了书肆委屈亲事。
苏如霜却想得很开:“祖母,您想,我要是找了个赘婿,我们不仅能继续帮我爹打理书肆,还能住在苏家一块陪您。您除了有我这个孙女,还多个孙女婿孝顺您,那不就跟孙子一样吗?”
苏老夫人喝了一口茶润嗓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你自幼喜好诗书习字,就连抓周抓的都是一支毛笔。你中意的人想必最差也得是个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