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郑重起来,还时不时返回去看操作日志,相互对照,低声讨论些什么,或是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计算些什么。
前川亮太看着,忽然道:“温黏关系方程是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吧?实际操作起来,其实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急冷油的品牌,含有杂质的多少,甚至实际车间操作影响的可能也非常多,有一些不符合函数的波动很正常。”
林巧枝就听他叽里呱啦说了什么。
其实也没怎么听懂。
等翻译再复述的时候,林巧枝特意看了他一眼,觉得这日本人有点奇怪。
这不扯淡吗?
公式定理为什么被总结出来?因为就是规律!要是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用了,就要被抛开了,那一群科学家辛辛苦苦总结出一本又一本的科研规律和定理是为什么?做出来好玩吗?
美国人史考特闻言,也附和了一句:“其实考虑的也有道理,毕竟裂缝痕迹全都符合热应力失衡模式,温度的影响还是不能就此被排除的。”
林巧枝眉心挑了挑。
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天听多了那些弯弯绕绕的想法,竟然真的觉得这两人有点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