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其实林山雁等人心里也是清楚的,但林巧枝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虽然听起来个人风格有些明显,但却是让大家有了一些期待。
这在打仗的时候,林巧枝这就是相当于多来了一门武器,不是说旧武器报废了搞到新的,而是直接增加了缺少的炮弹炮筒,最少也是一挺重机枪。
指挥战斗的,没有不乐意看到这种增员的。
林山雁就很喜欢。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就说火力是不是提高了吧,获胜的概率是不是也变大了?
林山雁作为在场最高领导,负领导责任的那种,她道:“林工你需要设备,或者人手,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全力配合。至于具体检修过程,如今推进,还是得由林工你亲自来指挥。”
林巧枝现在也是老油条了,知道这话最多只能听一半,数亿的设备难道直接让她随意倒腾?说来她都不信,派来配合她的人肯定是要看着点的,“还是先看看裂痕,尤其是运行的实况,能确定引发故障的范围是最好的。”
“也好……能确定范围肯定是好事。”林山雁这边还是想不通,30万吨的成套引进设备,技术核心也是没有丝毫透露给他们的,范围那么大,怎么确认到底在哪儿,林巧枝真就这么牛?
林巧枝也没法给她解释这里面的原理,就礼貌的笑了笑,看向林山雁的眼神,也有点像是看许愿菩萨了,座下有散财童子的那种,首都的大单位啊,还拿下了“亿”为单位的项目!
总有淘汰下来的设备吧,红旗厂此刻势头正猛,要冲进世界一流技术的“无人区”,正是最需要助力和资源的时候,真的这种首都大单位随便指头缝里漏一点,都够江城很多单位吃一辈子了。
不过在众人看来,她的笑容就有些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感觉了。
临危不乱,本就是一种大将之风。
林山雁不免又安心一点:“林工你既然有自己的思路和条理,咱们就先自己看看,各班组都汇报一下情况吧,还有目前四国技术人员检修记录,让林工了解一下最新进展。”
她是不会让林巧枝赤手空拳就上阵的。
起码要先熟悉一下设备,仔细看看问题,抓一手底牌再上桌代表中方和另外三方谈。
否则两手空空上战场,那是送上去当炮灰。
会议室内各位开始汇报情况:“目前是由鲁姆斯公司牵头,从数据仪表,操作工艺这方面查起……”
林巧枝听着,时不时还做点笔记,二次扫雷出成果的概率大大降低,但是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安全性提高了。
对应到此时,就是她可以无痛接收前面第一批扫雷人得出的信息和结论。
不过也要小心甄别就是了。
要是全然信任,从而被误导,有可能就踩雷了,也有可能自己本来可以排查出来的雷被忽略放过。
也就排查了几天,信息交流很快完成。
会议也就结束了,林山雁又要去忙了,派了个叫作高辰的车间主任给她当副手,做配合。
带着林巧枝一行人往车间走,高辰还介绍道:“这条路走过去,就是我们的食堂了。”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也差不多要中午了,其实也可以先吃过饭再来熟悉这套乙烯装置的。”
“还是先去看看这套乙烯装置。”林巧枝语气里其实是有点期待的。
相比那些完全相信自己能解决的,这种带着挑战性的,还是世界先进水平的30万吨大装置,真的更让她脑子里那根神经兴奋。
燕山石化车间。
林巧枝其实在梦里见过这个车间,但是现实中再看,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会有一种“原来现代化的大型化工装置是这样的”震撼。
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更先进的自控设备,以帮助工人离开极其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
更规范严谨的操作,甚至是从着装、纪律、操作等等细节方面都有极其细致规范的管理。
她们起步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