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1 / 2)

她一向信奉,嘴上保证没有用,而是要落到行动中。

“主席的《四言诗??妇女解放》。”

“我会背!”有些激动的声音抢先道,又流利的背诵了出来。

林巧枝点点头,继续:“1939年,主席在延安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上,发表《妇女们团结起来》的讲话,他说,女子要有办事之权,开会之权,讲话之权……”

说了一半,她停下来。

“没有这些权利,就谈不上自由平等!”又是刚刚那个女生,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的黑眸中好似有兴奋闪动。

林巧枝暗暗记住她。

继续穿插着简单、复杂、广为人知、生僻少见的问题。

“男同志能办到的事,”

又是好几道声音响起,“女同志也能办得到。”

而慢半拍,或者是连这些简单的都答不上来的,林巧枝在心里默默将其从老师人选中剔除。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

这次最快的只有两个人,“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其中就有那个眼中慢慢亮出坚定的女生,是的,又有她。

林巧枝心里大致有数了。

她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朝一日,政府里从政女性人数,多余男性人数,”她稍稍做了一下引导,“从切实的角度考虑,你们觉得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就不要说了,写下来吧。”

女知青们都有些紧张,明显这个问题很关键,或许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写在纸条上,也无法参考彼此的想法。

一时间更慎重了,林巧枝说的每个字,都恨不得细细琢磨,从前面的态度看,肯定要说是好事,但又强调要从“切实”的角度考虑。

每个人想法不一。

有的人觉得,这不太可能。

有的人觉得,如果真的有这一天,那真的太好了。

也有人觉得,五五开比较好,多了会不会出问题?

无论怎么想,但写到纸条上的答案,态度肯定都是积极的、肯定的,讲道理的。

但想法,多多少少会流露于话语中。

林巧枝看到纸条上,看似公平理智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五五开比较好的“客观”结论。

她眼眸微敛,任重而道远啊。

且不说她怎么想,且不说她的想法是不是不客观、不理智,连主席一位男同志都能说:“将来女同志的比例至少要和男同志一样,各占50%,如果女同志的比例超过了男同志,也没有坏处。”

而答案中,毫不犹豫坚定这一信念的,哪怕可能失去这次机会,也要给出“激进”答案的,林巧枝把纸条都收好,看向她:“我们再单独聊聊?”

秦淑明一时都还有些恍惚,等真的发现自己被选中,才傻笑道:“我怎么感觉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林巧枝也笑了。

她很多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幸运的遇到孟主任,幸运地在人生分叉口被天上馅饼砸到。

现在,她也可以制造馅饼了。

秦淑明缓了缓情绪,还是有点关心的问:“耕读学校这个会不会对你……?”

林巧枝也笑笑:“我也是积极响应号召啊。”

为祖国培养更多“林巧枝”式的人才,向她学习学习她学习过的思想,学习她学习过的知识,然后向祖国效力。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解放自己。

走出去。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秦淑明抹了把脸,决定接受强者有权利给事件定性这种事。

当她真的接受了这件事,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太厉害了啊!

一整个生产大队那么多村的女孩子啊!

即使最后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去,但思想却依旧会扎根,会传递给下一代。

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