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3)

第二天, 顾成接叶筱上班,贴心地给叶筱准备了坐垫、军大衣和热水袋,向书桃见状, 很满意顾成的细心。

叶筱上班后,顾成便来到了店里,唐立到了有一会儿了, 看见顾成, 他激动地叫了一声“老板”。

顾成解释了一下他昨天为什么没来,随后又掏钱给唐立, 唐立接了钱, 用力攥着,犹豫了片刻, 终于开口道:“老板, 您还是另外找人吧,您找到人我就不干了。”

“嗯?为什么不干了?”顾成疑惑。

“老板, 您这个工作这么轻松, 想必很多人都想干吧, 但您为什么却找不到人干呢,我想,一定是因为, 您要找的并不是零工,而是学徒吧!”唐立分析地头头是道, “老板, 我先前说过了,我不会一直留在盛京, 所以只能打零工, 但显然您需要的却不是我这样的零工, 所以,我不是您需要的人,也不想再占您的便宜。”

顾成哈哈一笑,“你说的很对啊,但我既然已经用你了,又不会差你的钱,为什么不一直干下去呢!”

“我觉得活儿太轻松了,配不上这么多钱,我想这应该是老板给学徒的待遇吧!”唐立眼神清澈,口齿清晰,毫不吝惜地表达着他的想法,这样的唐立不同于顾成前世认识的唐立,前世的唐立是成熟的,也是木讷的,他经历过苦难,饱受过悲欢,虽然年纪依旧不大,却已经失去了少年人的青涩和锐气,不像现在的唐立,敢言,敢做。

顾成看着唐立郑重点了点头,“你说的不错,我需要的的确不是零工,而是学徒,但也有不对的,给你的待遇就是零工的待遇,学徒是要跟我学本事的,学了本事可就拿不到这么多钱了,所以,零工的待遇就是比学徒好。”

看着唐立似懂非懂,顾成也没再解释,而是继续问道:“方便知道你为什么不能留在盛京当学徒吗,如果我猜的不错,你家应该是辽省某村儿的吧,留在村里,无非就是种地,也没有多余的进项,为什么不留在盛京学一门手艺呢,而且还能挣钱。”

唐立这次倒是没有隐瞒,接触了老板几次,他觉得老板是个好人,他妈也觉得老板是个好人,“老板,我不是不想学手艺,而是我妈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我妹还小,还在上学,家里实在是离不开我呀,这次来盛京其实就是给我妈治病的,等我妈出院了我们一家就要回去了。”

顾成心道:原来这时候小立子的母亲还活着啊,前世他只知道小立子父母双亡,跟妹妹相依为命,为了不触碰小立子的伤心事,他从未问过关于小立子父母的事儿,没想到,小立子的母亲竟然还活着。

那也就是说,小立子的母亲是这两年才病逝的,怎么病逝的?

是不是因为在村里,送医不及时,或者因为没钱,小病拖成了大病?

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小立子的事儿他一定得管。

顾成说道:“既然你家只有三口人,你有没有想过,举家搬进城里?”

唐立的反应是,“那我家的地怎么办?我妹上学怎么办?还有,搬进城里,吃住怎么办?”

“地好办,这年头儿外出务工的人多得是,家里的地种不过来,那就租出去呗,这个进项儿足够你在城里租个房子安个家了,还有富余呢,至于你妹上学的事儿,你只要跟了我当学徒,我就找人帮你妹办借读,当学徒一个月给你100块钱,可比我当年当学徒的时候还多两块呢,你只要学得好干得好,不愁工资涨不上去,你算算,是不是比你在村里刨一年土划算多了,而且,你母亲不是身体不好吗,与其经常村里城里的来回跑,不如直接搬进城里,城里医疗水平高,看病还方便,也许你母亲静养一段时间,病就好了呢!”

顾成的话是唐立从未听过,也从未想过的,不得不说,他有些心动了,他妈其实早就劝过他,让他去县城学一门手艺,或者去更大的城市闯一闯,他们村里不少年轻人都走了出去,但他却始终放不下家里。

如今老板给了他一个新思路,是啊,他可以举家搬进城里啊!如果他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