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装傻之所以叫做装傻,便是因为有些事情的含义直白到了浅显。

展会一行结束后,祁宁回到了她的工作与生活,姜颜林也回归了自己的安静世界。

直到一些倒霉事频繁出现,搅得姜颜林愈发心累,而那场全球性的浩劫收紧了每个人的活动范围,也加深了居家办公时的不便和焦虑。

终于在一个天还没亮的凌晨,姜颜林花了两个小时和一位关系不错的朋友彻底切割,精疲力竭地解决完之后,她坐在静悄悄的屋子里,看了手机屏幕很久。

某个鬼使神差的瞬间,她点开了那个不常联络的对话框,发了一句消息。

没多久,语音通话的铃声响起,姜颜林愣了下,半晌之后才接了电话。

“发生什么了?”

远在十几小时的时差外,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模糊,似乎还在外面忙碌。

姜颜林顿了顿,张口却只是说:“抱歉,我是不是打扰到你?”

祁宁随口回答:“刚忙完,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是那个日本人吗?”

姜颜林有些意外,她能从毫无关联的一句话猜到正确答案。

“是他。”

四月去名古屋探望的朋友,最后却因为对她产生多余的情感,而闹成了这个局面。

姜颜林每天有太多事情要解决,实在没精力去好好理清这段关系,却不小心造成了误会。

尽管最后误会解开了,但对方依然没有打消那些想法,还想借此让她主动修复关系。

姜颜林不是一个会轻易被PUA的人,于是毫不犹豫地用最温和的方式,与对方和平道别,切断了联系。

祁宁听完,重点却跑偏了。

“不愧是大作家,听你讲述一个故事就是一种享受。”

姜颜林有些哭笑不得,但那些郁结的情绪也随之消散了大半。

她知道自己只是在多种因素导致的压力下,需要一个倾述的出口。

而这个尴尬的时间,很多朋友不是在工作,就是还没醒。

唯独祁宁,姜颜林没有想太多。

“所以你最近又要打侵权官司,又要工作,还处理了这个日本人。”

祁宁开着车,话音不时夹杂着一些响动和杂音,但她的音色和语气很清晰地传来,成了空荡的屋子里的唯一声源。

“姜颜林,你真的很厉害,我一直都这么认为。”

姜颜林拿着手机,忍不住侧头看了眼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有一缕晨光擦着云层,纤细的一道光线。

她依然不知道这些难熬的夜还要持续多久,可此时此刻,这一分这一秒,姜颜林知道,自己还能再走很久。

后来话题发散到了很远,回过神来时,两人已经打了六个多小时的语音。

祁宁一路开车回家,在路上买了东西,将车停进车库后,就拿着手机和她边聊边做事。

两人一个在吃晚饭,一个在吃早饭,顺便点评了一下对方吃的东西看起来还不错。

“我过两天还得回趟国,家里长辈去世了,有部分遗产很麻烦,得我本人去办手续。”

祁宁头一次聊起她的家事,姜颜林很意外,也有些察觉。

但话题没有停止。

在这一天之后,一次也没能停止。

在那个时间买机票回国是很难的事情,各地都在收紧,姜颜林也建议祁宁不用那么着急,或许过了年之后会好一些。

但祁宁还是买到了机票,行李都没带多少,直接回了国。

“这事情处理起来非常麻烦,我还得和亲戚扯皮,他们觉得我移民了不该拿属于我的东西,但那是我姥姥留给我的,说什么也不可能让给他们。”

祁宁下了飞机就给姜颜林打电话,她得先去见律师,签几份委托协议,才能暂时歇息一段时间,等待漫长的拉锯战。

姜颜林看得出来,祁宁在乎的不是那份遗产,虽然也是一大笔钱,但她早已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