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意,就该在商言商,坦诚一点才有得谈。

周紫然却底气很足,毫不心虚地回答:

“我就想要移民,这地方早呆够了,但现在移民政策有多难你也清楚,找个不认识的人风险太大了,我只想稳稳当当拿到身份。”

说到这里,她瞥了裴挽意一眼,讥笑一声,说:

“放心,婚前协议签好,你的财产我不要,我的东西也不会给你。”

相比大部分人来说,周紫然的确不缺钱,她从小就养尊处优,哪怕后来家里出了变故,她自己挣到的版税也相当可观,这辈子早就不愁吃喝,才能这么多年都靠着成名作吃老本,整个人都处于半隐退的状态。

裴挽意不担心这些东西,有钱人的法律顾问从来都不是吃白饭的。

她只是对周紫然的意图依然抱以观望的态度。

这一份送上门来的“馅饼”到底能不能安全吃进肚子里,一切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裴挽意不喜欢打没有准备的仗,一切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她都会牢牢抓在手里,只有底牌越多,翻身的胜率才会越大。

所以她没有一口回绝,而是模棱两可地稳住了周紫然,一边用签证办理的进度钓着她,一边深挖疑点,提前排雷。

最大的疑问,就是周紫然手里的股份是从哪里来的?

十年前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她只字没有提过,裴挽意不觉得她那时候的城府就已经深到这个地步,相反的是,富养长大的周紫然有时候称得上口无遮拦,尤其是在裴挽意的面前。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在两人分手之后的这些年,这些股份才转到了她的手上。

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又是从谁的手里,以什么样的原因转让给她的,裴挽意不弄个明白,就绝不会轻易接手。

至于当面质问周紫然这个选项,想也知道是没什么成功率的,她甚至很喜欢这种拿捏裴挽意的感觉,那就让她一直保持这样的错觉也无不可。

裴挽意就这么一边钓起了周紫然,一边转头把事情告诉了李家父子三人,让他们帮忙缩小范围。

李家父子和她的想法出奇一致,最先怀疑的,就是已经因事故离世的周紫然的父亲。

那个炒股炒到把殷实的家底都给败光了的人,手里能留着点保命的股份,似乎也合情合理。

可李越和李杉查了许久,却发现这一个思路越是往下深挖,得到的答案就越是背道而驰。

最直接的逻辑漏洞,就是那样一个炒股炒红了眼的,好几次问自己哥哥和女儿要钱都要去填无底洞的人,真的能守得住这么大一笔股份吗?

怕是早就被他卖给了裴中书,换成大量现金再拿去炒股了。

毕竟这样一部分数量可观的散股竟然被集中在一个人手上,裴中书一定是不知道的,否则早就坐不住了。

但断了这一条线索之后,一切的调查就都进入了停滞的状态。

裴挽意不得不持续和周紫然周旋,甚至巴不得周紫然的旅游签证能被卡住,打回来重新准备材料再申请。

可惜最初为了还人情,裴挽意为她准备的材料非常充分,出具的邀请函也很有含金量,这一次的签证申请还是顺利地通过了。

裴挽意只得找尽各种理由开始拖延战术,不是出差就是工作忙,家里忙,各种忙,横竖是抽不出一点时间来的。

情绪最为稳定的李杉就成了她的挡箭牌,甩给周紫然使唤吆喝,时不时就送点名牌包和奢侈品去安抚她的情绪,才争取了一次又一次的延期。

但这种办法不可能用太多次。

周紫然最后还是掀了桌子,问裴挽意到底想不想要股份,不想要她大可以卖给裴中书,换的钱还能多好几倍。

这就已经是再直白不过的威胁了。

那一瞬间,裴挽意真的很想要她开个价,哪怕是再离谱不过的价格,也给她筹出等价的美金来,甚至绿卡也可以帮她找好卖家,保证安全拿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