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挽意充耳不闻,拉着她就进了电梯。

姜颜林见缝插针地给自己喷保湿喷雾,又拿降温的防晒在胳膊上抹了一层,才感觉好点。

直到上了车,裴挽意也没松手,姜颜林白了她一眼,低声道:“我要化妆。”

她就“哦”了一声,松开手接过了那个小化妆包,问:“你要什么?”

姜颜林其实想说自己找更快,这人分不分得清睫毛膏和眼线笔的包装都还是个未知数。

裴挽意好像看出来她的那点怀疑,嘟囔了一句:“我也是学过化妆的好吧,就是很少化。毕竟我这脸也用不着。”

实际上是因为她前几年不是在奔波创业,就是在浑浑噩噩度日,对妆容有要求的场合虽然也有,但频率不怎么高,以至于化妆这件事就对她来说可有可无。

现在来了中国发展,整日不是居家办公,就是跑仓库和工地,更是没必要折腾。

姜颜林无言地看了她一眼,伸手说了句:“气垫。”

裴挽意顿了顿,在化妆包里翻了翻,稍微一犹豫,就选了一个看起来最像气垫的东西给她。

姜颜林直接扔了回去,“这是粉饼,米色那个是气垫。”

裴挽意翻了翻包里,找到了那个米色的圆形小物件,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有什么区别。

姜颜林赶时间,一把拿过来就开始给自己上底妆。

她不想在这么潮湿闷热的地方浓妆艳抹,用气垫薄薄上一层遮一下瑕就行了,再随便用口红当眼影和腮红,提了一下肤色,就这么在十分钟内解决了裸妆。

裴挽意一路在旁边悄悄观察,第一次见人这么用口红的,还用得挺好看,不由得啧啧称奇。

路上开车过去也是接近二十分钟的车程。

姜颜林几乎是踩着点到的,好在合作方也营业得比较晚,这会儿刚做完营业前的准备,见到她就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店长是个三十来岁的姐姐,五官轮廓有些深邃,像意大利混血。

她就笑着回了句:“对,我是中意混血,前几年才跟我妈妈来中国生活。”

这下姜颜林明白她宁愿包机酒也要请自己来复刻案例的原因了。

毕竟埃尔就是个成功经营好了餐厅的外国人,虽然这其中有姜颜林帮忙推广的效益在,但他的餐厅本身就是有特色和质量的,所以姜颜林来之前,就把话说在了前头,让她做好不一定能有多大效果的心里准备。

“没关系,我其实关注了你很久,觉得你是个很有眼光和经验的博主,请你来一趟主要是让你帮我看看,我的餐厅到底有什么问题。”

店长叫比安卡,中文说得很流利,看得出来是从小就生活在中文的语境下才能有的口音,她人长得高挑,留着短发,穿着简单的背心和长裤,给人的感觉非常干练利落。

姜颜林对她的第一印象很好,听到这里就在她面前坐下,和她仔细聊起了她想解决的问题,虽然来之前都洽谈过,但实地观察和讨论才更能清楚了解。

裴挽意就站在她身后,打量着这家意大利餐厅,目光扫了一圈,就大概清楚这里没生意的原因是什么了。

这家店靠近港口的位置,在这个以海路运输和海鲜出口为主要发展的城市,越是靠近港口就意味着周围来往的人都是十分忙碌的人,运输司机,搬运卸货的工人,经营仓库的公司和来这边谈生意的老板,就差不多构成了这里的主要客源。

这些人宁愿去海鲜大排档喝个几两的二锅头谈生意,也不太会走进这么一家装修温馨,又很小资情调的意大利餐厅。

这一点,身为经营者不应该忽略才对。

裴挽意能想到这些,姜颜林也自然早就发现了问题,直接问了出来。

比安卡就无奈地笑了笑,回答:“因为这是我外祖母留下的店铺,原本是卖海鲜粥的小店,她去世之后我妈妈想带我回来继续经营这家店,毕竟也舍不得卖给别人。可是我们在意大利生活了三十多年,除了意大利菜就不懂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