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的饭菜,洗全家的衣服,一路都成长在“别人家小孩”的模范之路上。

后来的升学也不负众望,始终是这一圈亲戚小孩里最出色的那一阶梯,读了心理学硕士。

表叔向来对此很得意,在聚餐时最喜欢对姜颜林的母亲大书“育儿经”,觉得全靠自己,才养出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孩子。

后面表姐在毕业前就领了证,挑选的对象也让表叔很满意,是家境殷实的外科医生。

而表姐拿了硕士学位后,不再深造,去了小学当老师,也算老一辈眼里的“铁饭碗”。

“你家姜颜林啊,也不知道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对象也不耍,学也没好好上,身体还不好,都是你这个当妈的太溺爱了,教育严重失败,耽误孩子一辈子。”

这些话,都是后来姜颜林从母亲嘴里听到的,闲谈的口吻,不甚在意。

姜颜林却几乎能想象表叔那洋洋得意的语气,和高高在上的贬低。

在亲戚们聚餐的时候,他总喜欢拿这些来攀比,好满足他那点虚荣心。

姜颜林想,他该庆幸自己那时候不在,否则这件事就不可能随便算了。

姜颜林不觉得表叔是个多坏的人,在家里小区被封锁的那段时间,母亲的新鲜蔬菜和猪肉都是他接济的,为了这件事,解封后姜颜林就回了趟家,花了一千多块请表叔一家吃饭。

姜颜林的家里亲戚很少,平时能够帮衬母亲一把的,基本都是表叔。他虽然刻薄,小人得志,爱占便宜,铁公鸡一毛不拔,但关键时刻总会愿意搭把手。

所以姜颜林很早就接受了人性是个多面体,当着表叔的面,她还是会礼貌地打声招呼,而再多的,就没有了。

对表姐的看法,也一直以来都很复杂。

姜颜林知道,她身上的那些让自己不喜欢的品质,都是源自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