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选择以自由职业为生,就是享受一个人决定所有环节和流程的感觉。

从有一个想法,到如何计划安排,最后再到完美地呈现,都由她自己完全掌控,不需要被质疑和反驳。

当掌控欲和执行力同样强,她就能极高效率地完成她想要做的很多事情。有时是可圈可点,有时是尽善尽美,但从不搞砸。

合作方都对她又爱又恨,因为她的高标准,也因为她的高质量。

但社交和感情,总归是和工作不太一样的。

姜颜林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可以操纵人心,她能做的只有筛选与排雷。

因为人的自主意识是这世上最精密复杂的仪器,堪比魔法那般难以捉摸。

这世上甚至有很多人,连自己的想法和渴求都一知半解,常常迷失在无数的选择面前。

他人又如何去精准定义每个人的黑与白呢?

姜颜林不定义他者,她只翻阅、解读、剖析、再理解。

在这个过程里,一道道谜题的答案在她翻山越岭之后跃然纸上,那是很多事情都难以相比较的愉悦感。

但一本书吃透之后,总会想要阅读下一本。

所以她不会停留,对那本书之后的新篇章更是兴趣不大。

久而久之,走在这条路上的她就变成了大众认知里的“海王”。

姜颜林不介意,“海王”也可以是“海量阅读的王”标签和定义都是能被自己解构重组的,何必耿耿于怀。

唯独在“掌控欲”这一指控上,姜颜林很乐于接受。

她就是唯我独尊,不接受任何让她不爽的人和事长期存在于她的视野里,有什么问题吗?

不喜欢的人就不接触。

合得来的人就好好珍惜。

在成年人的游戏规则里,这已经是最高难度的玩法。

但只要做到了,就会很爽。

例如某些第一眼就知道合不来,不想去了解且难以掌控的人,姜颜林通常不会再接触下去。

可惜有句话叫“世事无常”。

这个夏天对姜颜林来说,有着一波接一波的反常。

本以为不痛不痒的感冒变成了肺炎,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看到的脏东西频频出现。

本以为不会再有交集的人,第二天又见了面。

作者有话说:

姜颜林:How old are you?

第6章 第6章

这天晚上,将临时接的友情价工作完成后,姜颜林便打算与对方拉开距离。

埃尔显然不是能进鱼塘的类型,他主动又热情,眼里是真诚,行为上却并不成熟。

对一个仅仅认识三天的异性发起猛烈攻势,或许可以勉强称之为胆大的浪漫,但姜颜林更清楚知道这背后的本质,是缺爱。

他在无意识地去追逐浪漫爱情故事,他渴望这样的童话降临在自己身上,这种渴望已经到了急切的地步。

一个人如果接近病态般地追寻什么,那便是他缺失的东西。

姜颜林知道,自己身上绝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所以她最冷漠的仁慈,就是帮助对方及时止损,别再投入过多的沉没成本。

她当然知道,像埃尔这样单纯一根筋的人,只要偶尔给一点点甜头,就能钓着他一直围着自己转。

可那不是她的游戏,她没有这么无聊的恶趣味。

每一颗真心都沉甸甸,拿太多了,便走不动了。

姜颜林做决定很少提前通知,于是第二天,她完全无视了埃尔发来的所有消息,用态度拉开距离。

测评博文发了之后也没再怎么看,她的账号最近流量不太好,因为别的工作太忙,已经没怎么活跃。上一次发动态还是接了个外地网红民宿的测评,因为她刚好在那个城市呆了几天,顺便就省了住宿费用。

最后收支一算,倒还有赚。

一直到接近傍晚,姜颜林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