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三娘嫁妆不算很丰厚,她自觉吃了亏,三天两头总要回家打一打秋风。
罗太太有些私房钱,但我们前文就说过,她对罗三娘的好,更多是一种补偿,她是清楚的知道,女儿从家里得到的钱财必定不会很多,也必定不会为了女儿而过于损害儿子们的利益。
所以她每次给女儿的也不会很多,大多都是几两银子她如今有了孙子,还想着给孙儿攒些呢,怎么可能全给了女儿?
于是,罗三娘自然就盯上了当时堪称十里红妆的元娘。
元娘怎么可能是好对付的人。她先拉着说了一堆育儿经,然后大吐苦水,家里养孩子,的确没甚银钱,不过若是妹妹不嫌弃,还有五两银子拿去也好,多的也没有了,实在是小哥儿小人儿身子弱,如今药钱都不够的。
她这一套组合拳打的罗三娘晕乎乎的,她也确实知道侄儿身子不大好,前几日还吐了奶的。虽然她直觉哪里不对,但等她回过头来,已经拿着五两银子被送出来了。
蒲氏也跟着嫂子的做法,给了她二两银子打发了去.。那本来,她家夫郎就是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是罗二郎年轻肯干,豆腐做的好,那才能一日有个一两多的钱,这还没抛去成本呢,若是抛去成本,她夫郎辛辛苦苦一日,连饭也都不回来吃,只是带了胡饼就来水吃,这样的辛劳,每日也最多能有几钱银子的落头。能给她二两银子,已经算是她们两口子大方了。
本来罗太太也是没甚想法的,觉得女儿跟孙儿比,自然是孙儿要紧。可她瞧见元娘为梨花准备的嫁妆,那些首饰布匹,家具果酒的,少了二百两是绝对办不下来的。
这可把这老太太气坏了自家小姑你说没钱,怎的到了个女使头上,你出这许多银子你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