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还能立下这样的功劳,可他已经快四十了,他能感觉到自己身体里力量缓缓的在流逝,已经不如年轻时的自己了。军营五十岁就必须要退下来,但西越这回可是被打怕了,十年内或许不会再有下一次战争。
不过这样也很好能好好的活着,哪怕官位就卡死在这儿,也比眼睁睁的看着的属下们送命来的好。章越这样想着。
崔如柏这回也顺利升职千夫长,但他可没有他大哥的殊荣,就是刘将军签发的任命书一封,以及一百两赏银。
崔如榆升到了什长按理说他应该只能升一级,虽然他失去了一只手,但他毕竟是个十岁的小郎,他对于敌军的攻击力确实是不足以升两级的。
但他只有十岁,还失去了一只手,刘将军觉得对这些娃娃兵们很愧疚,出于这样的心理,崔如榆连升两级,获得八十两的赏银。
活着的娃娃兵们,大多都是做到了伍长或者什长,死去的孩子们,则获得了九十两的抚恤金这远远超过了普通大头兵三十两抚恤金的标准。这是圣人和将军们对于孩子们的愧疚。他们原本不用死的,如果不是缺乏兵源,孩子们应该还在田间地里撒欢,或是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他们还不到最低的入营年岁,却因为这次战争不得不用稚嫩的双手握着刀柄,不得不成为了刀下的亡魂可他们本来可以不用死的。
死去的孩子们比活着的多了很多很多。招收的四百名娃娃兵,活着的只有不到一百个。而且全须全尾,四肢完整的孩子,屈指可数。
他们终究只是孩子,哪怕天天训练,但还是和当兵好些年的兵士有战力上的差距。
所以当崔如柏自责自己没保护好弟弟时,崔如榆还反过来安慰哥哥:"这已经很好了,二哥!我至少还活着,失去的也只是左手,可我常用的右手还在啊,比起那些不能活着回来的,我已经足够幸运了。"
战争是残酷的,哪怕崔如松连升两级,他也不能高兴起来。哪怕升的慢一点呢,他也希望不要再有第二次这样的战争了。
第84章
崔如松的伤没怎么养好,但圣人的旨意,他不敢不下床来跪听。
还是天使道:"崔大人很不必如此,圣人说了,您和章大人伤的重,就坐着听旨也就是了。"
崔如松听了这话,却也不敢真的就坐在床上听旨他不过一介七品小官,军营最顶头的上司刘茂将军尚且不敢坐听圣旨,何况是他呢?
还是崔平崔安把他扶下来,架着他站着听旨跪是真跪不下来,他腿上的伤口还没好全,跪下来很容易崩开。相信圣人也不会愿意看见接到犒赏旨意的功臣血溅当场。
杏花带着一干崔家的仆役们跪在最后头听旨,她满心都是替主子高兴:姑爷这样有出息,日后她们娘子,可就是宁远府里说得上号的官太太了!
崔如松接完旨意,客气的挽留天使一行人吃茶。但天使是内宫的大黄门,甚么好茶,好点心没吃过?蜀州临近边境,各种条件本就大大的不如京都。天使早就盼着完成使命,回京都里,躺在他自己铺了多层绸缎,连枕头也是软缎子缝成的大床上,在来两个买下的家仆给他按脚,这才是最舒服的享受!
一个边境的七品官,还真不足以叫这位黄门高看两眼即使他每一句话都尊称崔大人,即使他的腰杆从没站直过。
崔家得的赏赐,除了黄金和升官,还有布匹,果酒,首饰若干。
其中有一对鸽血红宝石的赤金簪子,是皇后娘娘赏赐的。圣人赏赐功臣,为表国母心意,这位贤惠的皇后娘娘总是会在赏赐名单上填几样镇得住场子的首饰,以示国母对功臣夫人的赞赏。
崔如松是七品官,他纵使这场战役立的头功,也不足以为妻子获得一整套的鸽血红宝石头面。故而皇后娘娘只是赏赐了一对簪子出来。
崔如松挑拣了好几样好的首饰,都给霜降留着。其余一些,则要给女性长辈们分一分。
崔如柏厚着脸皮在里头替凤仙拣了一对白玉寿仙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