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哪里知道,凤仙到底是知道了,这事儿是杨胜说的。他作为千夫长,又是崔如柏老丈人,自然知晓这回崔家兄弟受了重伤。他想着,日后儿孙到底是要仰仗崔家兄弟的。他就吩咐老妻,买一只鸡,一对猪脚,他和老妻两个带上三个儿子去看一看崔家兄弟。
凤仙听了,咬了咬下嘴唇,她没有几个钱,可是爹爹都说二郎伤的重,要备礼去看望,只怕不是以往受的轻伤,她也想去看看二郎到底如何了,伤口还怎么样了,可想也知道,爹爹不会带她去的。
未婚夫妻可以一道出去玩儿,可是没结亲之前,最好是不要上婆家门的,这是风俗,她爹肯定不可能为了她破例。可二郎待她这般好。
她开了钱匣子,数了数钱,数来数去也就不到五两银子,若是真的伤的重了,怕是连一副药也不够的。
她瞒了嫂子,出去在西山大营家属区的街道上买了一副龙骨,又买了一钱半的枸杞黄芪。她就花了足足一两银子。
拿了炉子到屋里炖了半晚上,拿食盒装了,托了母亲替她给二郎。
"我实在没甚么能给他买的,可是他待我那般好,我不能甚也不为他做的。娘,您帮我带给他罢,不要说是我买的,就说是家里炖的,这样,爹爹不会怀疑的。求您了。"凤仙一求她,杨太太就答应了。她是个十足懦弱的女人,可她也十足的疼爱孩子们。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自然她要替女儿办到。
果然杨胜瞧见这个食盒,就问:"这是?"
杨太太手心冒汗,但她还是笑着说:"是我买的龙骨,女婿伤了骨头,总要吃些汤补一补才好,叫凤仙炖了三个时辰的,也算是凤仙一片心意。"她深知丈夫多疑又刚愎自用,要叫他相信,只好真假掺半的说。
果然她这样一说,杨胜就点了头,是他叫老妻准备的礼物,准备了汤叫凤仙熬,也做的妥当。
"是你想的周到,凤仙不好去,但有她熬的汤,亲家也念一念凤仙的情面。"杨胜此次去,也不仅仅只是关心女婿,更重要的是想走一走亲家大哥的路子,瞧着能不能把儿子们至少调一个调到他那儿去,他那儿差使多,赏钱丰厚,又能得到锻炼。不过,他和崔大郎没甚么交情,只好借着去看女婿的份儿上,缓缓的提起来。
果然他猜的不错,他一提起这个话茬子,崔如松就不接话。实在是杨家三个郎君,本事不大,却十足的糊涂,他这麾下瞧着赏钱多,可是也危险得很,年年他手下的兵都有不少的死伤,这是自家亲戚,要是真的死了,他可是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子!
他虽不接话,但态度是温和的,这叫杨胜看见了一丝希望。本来他也没想着,崔如松一次就答应了他连崔家本家的崔如林几个都没拉拔进去呢,不过是弟弟的舅兄,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答应了?
第72蔁
[⒉6168⒌2]
崔如松受伤的事情通过杏花到了霜降这里,她掏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吩咐杏花去买办一些补药给他送去。自己则打包了另外一个包袱:是半斤的燕窝子,一斤阿胶糕,一包参粉红糖糕。
这是给姐姐元娘的,参粉红糖糕,并不是用米面做的,它可能更像是糖块的形状,是拿了红糖,人参粉,枸杞和红枣熬成的方形凝固糖块状。是济世堂新出的妇人产子后养身子的产品。
先前嫂嫂朱氏生了二哥儿,苏氏就去济世堂给她买了好些来,每日拿温水化开,或是拿了去煮个糖水蛋也好,就这么着吃也好。这对朱氏的身体很有好处,故此姐姐元娘生孩子时,朱氏才能一口气拿出来。
霜降并未成婚生育,补品补得过了头也并不是甚好事,故而她没吃过这参粉红糖糕,可是嫂嫂朱氏说吃了好,她也觉得嫂子如今气色是好,恢复的也快,或许真的有它的功劳。就叫杏花去买了些来,给姐姐补身子。
林氏药铺是济世堂东家的另一个铺子。这家铺子同济世堂是专门负责诊治病人的不同,它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