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呢。
既这么着,做哥嫂的大方也正常。
有了朱氏的那对双宝镯子,许氏的那对赤金细红宝步摇珠玉在前。
元娘拿出来的凤钗,二娘拿出来的白玉桃花佩,四娘拿出来的双环麻花白玉镯都显得不那么让人侧目了。
添妆礼结束,大家去吃席的空当,苏氏把东西收捡好,叫来桃花杏花,把东西一一造册写在嫁妆单子上,拿去装好。
整理好了,恰如苏氏所料,果然是四抬的嫁妆。空着的那四抬就派上了用场。
许氏特地安排了一桌,在霜降闺房,就霜降姊妹四个一桌吃用。
表姐苏月苏星,虽然亲戚关系是很近,但她们却是不是很熟悉。还是很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几个姐妹在一块儿更叫霜降放松。
第103章
与沈家虽然忙碌但井井有条的宴席不同的是,崔家却显得略有些忙乱。
按照惯例,今日崔家是必得请明日迎亲的傧相和其他亲朋好友们吃一顿宴席的。但这顿宴席比起明日的婚宴来说,人可是少的太多了,仅仅只有四五桌,都是明日要去迎亲的人。
四五桌的客人尚且还能招待得不错。但崔如松算是西山营里头炙手可热的一名官员。他年轻能干,又得了皇上懿旨赏赐,西山营接替刘茂将军的就是小韩将军,他如今倒也慢慢的稳重了起来。当然,他做四品将军时就在西山营,他也是晓得崔如松是个有本事的武官。曾经私下里告诉他,下一回的升迁,必定有他。
同僚上峰自然都要请,自己麾下的武官们也要请,亲戚们也是要来的。算来算去,怎么也得开上四五十桌席面。
崔如松还是请的二婶来帮忙。但老实说,崔守义到现在都只是一个千夫长,家里银钱不多,交际也不多,开的最大的席面也不过就是十几二十桌。这么大的场子,崔二婶自己也有些慌乱。尤其是今儿来的西山营上层武官不少。
六七品的自然都来了,四品五品的总共西山营有四个,就来了三个,另一位将军虽没有来,但他的夫人却要来。
就连如今西山营的老大,小韩将军也说要来吃盏喜酒。
这叫崔二婶好几天都没能睡一个好觉,生怕自己办的不好,给大侄子丢脸。
崔如松就安慰她:"不妨事的,二婶。大家尽都晓得,我才升上来不久,家里没底蕴,一时半会儿手忙脚乱也是有的。再说了,咱们武官的宴席,原也不必那么多讲究。"
这话并没有安慰到崔二婶,她反而更加焦虑了。大家都晓得她们崔家全靠大侄儿一个人撑起来的,她不是不晓得有些官太太私底下嘲笑崔家到底是普通军户升上来的暴发户,没有底蕴,办事没有章程。营里的事情,她帮不上忙,可侄儿这辈子就这么一次的大喜事,她还是想尽可能的办好,不叫那些官太太嘲笑。
今年崔家的婚事还多呢。这个月办了崔如松和霜降的婚事,再等三个月就是崔如柏和杨凤仙的亲事。
崔如松足足大了霜降四岁,也就是说,如今崔如松已经十九岁了。他弟弟崔如柏也有十六七岁,按理来说就该办婚事,但长幼有序,哥哥没把嫂子娶进门,崔如柏也就只好等着。
崔如江去年娶了新妇宋氏。宋氏也是西山营普通军户家的女儿,娘家就在西山营,宋老爹并不出彩,到如今五十岁退了下来也就是一个千夫长。宋老爹年轻时子嗣艰难,到了三十岁上头才有第一个儿子,宋氏是她爹三十四岁上头生的孩子。宋老爹就这么一个儿子一个闺女,自然舍不得闺女远嫁。挑挑拣拣好久,才选中崔如江。
崔如江如今是个百夫长,人虽然不如他那堂哥崔如松争气,但也算得上一句年轻有为宋老爹自己十几岁时都才只是一个伍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