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晏东南保证过,李氏只要跟在自己身后,什么话都不要说。“你一个人的想法,你以为老身那么好骗?”老祖宗气的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就往李氏砸过去,晏东南是自己的嫡亲儿子,可李氏不一样。儿子现在一心向着李氏,李氏的苦肉计使得还真不错。
“母亲,儿子的确没有骗您。要是年前就告诉您,不知道来府上祝贺的人有多少。儿子就想低调一些,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母亲,还希望您能谅解儿子。”晏东南挺身护着李氏,茶杯砸到晏东南的手臂,李氏顾不上什么,赶紧查看起来。“东南,难道你跟母亲说清楚,母亲还会传出去,让其他人知晓吗?东南,你就是太不相信母亲,你让母亲现在说你什么好。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现在你自己可以做主,日后有什么事,就不要告诉我。”
老祖宗说的当然是气话,晏东南握住李氏的手,递给她放心的眼神。李氏慢慢松开,站在晏东南身后。晏东南掀起袍子,径直跪在老祖宗面前:“母亲,儿子不孝,恐怕暂时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等到儿子在京城稳定下来,必定回来接母亲进京。”晏东南已经跪下,李氏没有理由还站着。
这话说的老祖宗倒有些糊涂,之前晏东南在梁城为官,不一样不在老祖宗的身边侍奉。府上有李氏照应,晏东南很放心。只是现在老祖宗对李氏的态度不太好,晏东南颇为担心。“这件事情不着急,只是你不在老身身边侍奉,有李氏在就行了。”
老祖宗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氏一眼,“回母亲,儿子准备带着李氏一起进京,请母亲见谅。”晏东南的话刚说完,老祖宗顿时火冒三丈,气急败坏的伸出手指着晏东南:“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要带李氏进京城,那府上交给谁?难不成还指望老身一把年纪给你操持晏府。晏东南,你还真是孝顺,老头子,你睁开眼好好看看,你儿子就是这样对我。一定是你,在东南的耳边吹枕边风,让他带你一起离开东林县,是不是,你给我说话?”
老祖宗颤颤巍巍的走到李氏身边,俯身掐住李氏的脖子。晏东南见状赶紧劝慰:“母亲,不是您想的这样,儿子这次升官,做了京官,少不了要应酬。肯定需要李氏出面应酬,母亲,您赶紧松手,儿子也是迫不及待,还请母亲见谅。”李氏去了京城,少不了要跟达官贵族的夫人应酬,有些事男人之间不好见面细聊,只能通过后院来传递。晏东南在官场混迹多年,岂会不知其中的道理。
况且李氏温柔贤惠,知书达理,跟京城中的贵妇人相处起来,自然不吃力。要是把李氏留在东林县照顾老祖宗,晏东南去哪里找寻知心人帮自己操持后院。在京城为官,那就要如履薄冰,晏东南不敢有任何闪失。
119 入京(一)
老祖宗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晏东南话里的意思,晏东南见李氏脸色越来越苍白,心一横,上前扒开老祖宗的双手:“母亲,您别这样,有什么话好好说。”老祖宗被晏东南扒开手,准备扶着她坐下,奈何老祖宗不领情,直接把晏东南推到在地上,转过身:“赶紧给老身滚,带着你的好媳妇滚出老身的屋里。从此以后老身就当没生过你这个儿子,你给我滚!”
桌上的茶杯都被老祖宗摔在地上,晏东南扶着李氏,“老爷,现在怎么办?”贴着晏东南小声的询问,李氏颇为紧张。晏东南瞧着老祖宗的样子,只能带着李氏离开。亲生儿子对自己尚且如此,老祖宗还能指望谁?一直到初五,老祖宗都在院子没有出来,谁也见不到老祖宗的面,只能从嬷嬷的口中得知,老祖宗这几日精神不太好。
梁义松一直留在晏云暖的院子没有离开,本来初二傍晚晏云冬和梁周柏一定要带他离开。也许猜到父母的想法,所以梁义松故意躲起来,不让他们找到。最后晏东南和李氏决定,就让梁义松在晏府多待几日。毕竟他们能留在东林县的日子也不多,多见一面是一面。
好不容易才从梁周柏的嘴里套出话来的梁周文急急忙忙的赶到晏府,梁周文那是熟客,很快小厮就领着他到晏云暖的院子。梁义松笑嘻嘻的盯着晏云暖:“九姨,你别生气,我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