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还在议论崔子期的事,郑山辞已经回到户部。
他抿了一口茶缓下精神。五十三名官员, 崔兄做这事是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了。郑山辞想过后,继续处理户部的事务。
精盐跟玻璃方面交给工部的人去办,现在工部就在招揽工人造厂, 这水泥路上的暗哨就要户部自己来了。
这暗哨的人要读过书,懂点算术。这样的人一般都会去酒楼里做账房, 去一段路做暗哨,整日生活枯燥, 总要给他们一些福利。
首先就要排班, 暗哨每日都要有人在。上一休一, 过年过节地方府衙要跟他们发年货和节日礼品跟在职的官员同样的待遇, 待遇等于九品官。
俸禄方面一个月三两银子。
郑山辞先做了简单的条件吸引, 其余的再打下去让范侍郎想一想。
下午范侍郎就把方案拿出来了, 郑山辞觉得没问题写折子呈给内阁。魏首辅看到郑山辞的奏折,内心笑了笑, 郑山辞自打上任户部尚书后,这做的事都挺好,主要是能赚钱也合了魏首辅的脾气。
他作为大燕的首辅知道这金银的重要,魏首辅把这事批下来了,由此从朝廷传到地方衙门。地方衙门贴上告示来招人,一个暗哨岗需要两个人,要修筑一个房子够两个人吃住,有了水泥后修筑房子变得更容易起来,地方衙门重视这件事。暗哨收上来的钱有四成留给地方府衙自用,还有六成上交朝廷。这般算下来能为地方衙门增加收入,地方衙门怎么不放在心上。
想要人把事办好就要给好处。
地方衙门重视这件事很快就筛选人物去暗哨上岗,有正在读书的学子还接了这岗位,他们想有个轻松一点的活还能赚的钱去参加考试。
上休一休一,一个月三两银子在小地方已经算高了。有的百姓在家种地一年收成只够收支平衡,这一个月三两银子是他们眼中的好生活,可惜家里没人会读书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