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是商人所赚的所有的银子都要给朝廷交上四成。

“商税已经够高了,再加上去恐生变化。”郑山辞严谨的说,他还不敢说造反两个字。

碍着郑山辞是户部侍郎,一个官员说道,“郑大人太小心了,他们是不敢生变化的,要是生了变化,就会有人去抄家,然后把家产充到国库里。”

众位官员皆是赞同的点点头。

郑山辞:“”

这不是钓鱼执法么。

做个人吧。

官员又吵起来,今日早朝一锅粥,到了户部开小会还是一锅粥。早朝是大粥,户部是小粥。

梅尚书没说话,目光落在郑山辞身上。

“郑大人,你说说你有什么法子?”梅尚书直接点郑山辞的名。

户部的官员听见梅尚书说话,他们暂时偃旗息鼓。

郑山辞思忖道:“我觉得现今应该清丈土地。”

这四个字说出来众人都惊住了。清丈土地这事工程太大了,里面又要牵扯多少利益。在税收上的事多而杂,他们从来都没想过清丈土地。

梅尚书也被这句话惊住了,他半晌没说话。

其实他也想过要清丈土地,把底下的土地查一查,他不信有些土地会凭空消失不见,只怕是被有心人藏起来了。

说清丈土地容易,真要施行下去上面的皇帝要有多大的魄力才能推行下去,还有始终不一的执行。只要皇帝一有犹豫,这事就全废了。

臣子不知要废多少。

梅尚书皱眉。

他是觉得郑山辞说的话太大胆了。

郑山辞不顾同僚的震惊继续说:“另外税收方面,我们可以施行阶梯收税。”

户部的官员听见这个词不懂,他们正要跳出来指责郑山辞。

梅尚书问道:“郑大人细细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