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睡了两刻钟就去藏书楼看书。最近事太忙了,都是断断续续的来。
谢承瞧见郑山辞来了,眼中一亮, 又去向郑山辞请教问题。
郑山辞瞧了一眼,是孟子中的一句话。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郑山辞先问谢承是如何理解的。
谢承思忖片刻把自己想法说给郑山辞。他认为规矩就是律法, 如果没有规矩了,就会没有上下, 大燕没有尊卑,杀人不受法, 盗窃不用坐牢, 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郑山辞点头, “你说的规矩在于法是对的, 儒家讲究教化”郑山辞用儒家的观点, 又用法家的观点给谢承说律法的事。谢承听得极为认真。
郑山辞接着说道, “观天地万物,皆有其序, 循道而行,才能如虎添翼。”
谢承的脑子活起来,“大人说的是白昼夜晚会更替,四季轮回,这也是一种规矩?”
郑山辞摇头,“这是一种秩序,哪怕规矩再怎么变,天行秩序都不会变,天行有常。当规矩让所有人都遵守时,习以为常后那才是最可怕的。”
谢承心中似有所悟。
郑山辞说道,“最近事务繁忙,估计会减少晌午来藏书楼的时间,若是公子是来找我的便只能告罪了。”
谢承心中一紧,脱口而出,“不知大人如何称呼?”
郑山辞笑着摇摇头,“我未曾问公子的名字,公子也别问我的。就当我们是书友就好了。”
能在皇宫中自由出入的少年,除了皇子就是伴读,郑山辞无从去探究,他只知道的若是少年问他问题了,那他解答就好。
谢承回到皇子所,他知道自己找藏书楼的官员打听就能打听出这个人是谁,既然这位大人不想告知姓名,谢承便不去探究。
他回到屋子里,在书房里找书籍。
小太监哎呦一声,“殿下,您要找什么,小的帮您找。”
在他身边的小太监大约二十来岁,唇红齿白的,陪着谢承一起长大,也是认字的。
“我找农耕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