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感念万分。
自打郑大人来了,新奉县过的都是好日子。
王全是上战场瘸了腿的,他在榨油厂干活卖力,现在已经混成了一个小管事,如今他正带着他的媳妇来买年货。腰包里有银子了,就是腿瘸了也不碍事。在榨油厂的人大都是从战场退下来的人,他们互相说着话,理解对方,王全心里更妥帖了。
新奉县离边疆近,有些士兵不好归乡就是停留在新奉县,在这办军籍,在这儿挺好的,王全这样想着。
“买副春联回去贴,还有酒水,你爱喝的,过年还是要喝点。”王全的媳妇说。
其余的人也是一拥而上在集市里挑东西,新奉县的稀罕玩意儿跟吃食都多了,徐家主趁机在新奉县跟岚县都开了几家杂货铺子,生意不错。价格实惠,薄利多销,走的是量。
关老板跟钱老板承包了青州一些县衙修路的工程,他们在新奉县买的丝绸跟烈酒在其余的地方都是卖得好好的,等冬天过去,他们还打算派人来新奉县进货。
这几个大款,郑山辞还是看重的。等他们明年来了,免不得要带他们去看看香水厂跟玻璃厂,玻璃厂除了造香水瓶外,还造了一些饰品。下一步郑山辞就打算造窗户了,安在县学里,郑山辞还没忘记,还有县里的学风问题。这一块刘教谕做得好,郑山辞便没有多加干预。
要过年了,郑山辞走出门,听见外边的欢声笑语,他唇角也带着笑。他看见街上的一个汉子背着背篓,一个哥儿想把买的猪肉放进背篓里。汉子嘟囔了一句什么,弯了膝盖,让哥儿够得着。
哥儿把猪肉放好了,伸出手打了一下汉子的肩膀。
郑山辞的唇角拉平了。
“二哥,去买年货了。”郑清音出门喊道。
郑山辞应了一声跟着郑清音一起去买年货。郑清音在家时,跟着林哥儿、郑夫郎买年货,他是知道买些什么的。去年还是跟着大嫂、二嫂一块买年货呢,今年只有二哥陪着一起买年货了。
买了年货,郑山辞觉得年味更重了,他跟着郑清音跑上跑下的。府邸的侍从们都发了两个月的月例,让他们也过一个好年。
京城里也是要过年的。自打郑山辞的事出了,武明帝让赏赐的人年后再出发去新奉县宣旨。虞澜意还嘀咕着,“我就在侯府,直接把赏赐给我就成了,我带回去给郑山辞。”
虞夫郎点了点虞澜意的额头,“陛下派了人去,您以为只是去宣旨么?”
虞澜意捂着额头,“那还能干什么,又不能吃喝。还要让郑山辞招待他,我带回去,免得让陛下派人再走一趟。”
虞夫郎也不跟小儿子计较,“总之陛下是个聪明人,这么做自有深意。”
虞澜意也不去揣测圣意了。虞夫郎正在看府上的账本,看得有些烦。虞澜意说道,“阿爹,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