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回来过年呢。”

边大人只问一句,敷衍一点头便绕过话题,聊闲一样聊了一会儿,夜里就歇在边夫人屋子里。这就是一个小插曲,结果隔了几日后,边大人竟听有人说了郑山辞的奏折。

边大人心中嘀咕,在那么一个小地方还值得写什么奏折要送到中枢来。到底是先要从内阁手里过一遍才到武明帝的手中。

私下有人在说,大体没什么具体的内容,要看武明帝觉得这奏折重不重要,值不值得在大朝议来说。

从地方来的奏折一般都是哭穷,要么就是诉说地方的艰难,这一类的奏折内阁一般都摁住了,没什么意思。只有是天灾之类的穷,内阁才会抬手放过,呈到武明帝的御桌前。不然那么多奏折,皇帝只有一个。

虞澜意在家陪着虞夫郎,虞夫郎知道新出了折子戏,有友人邀他一同去看,虞夫郎打算把虞澜意捎上一同去看戏。

虞澜意想到徐哥儿邀他去看的戏,耳尖一红。

“怎地,你不是喜欢看戏么?”虞夫郎问道。

“来啦。”虞澜意挽着虞夫郎的手臂出来,把当初在岚县看戏的画面晃出脑子。

他回到家里的日子与还未出嫁的日子一样,但虞澜意知道自己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人。

“这是澜意吧,瞧着没多大变化,反而长得更好了。”

“他啊,吃好喝好,也不用做什么杂事,娇气的很。”虞夫郎笑道:“也是嫁过去后,二姑爷疼爱他。”

“怎地没见二姑爷?”夫人们向来都是要打听这些事的,虞夫郎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免得每见一次都要被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