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背对着他在弹琴,一曲毕,她身子轻轻颤抖,他不解,抚上她肩,她回头,这才知晓原是因为哭了,
可是怎么哭得这样伤心呢,眼睛红红,鼻子红红,就连唇角也是红红的,
他问为何?她只是说腿疼,他忽然想到或许那只精致的风筝,或许可以逗她开心,于是转身去取,
可谁知那风筝已经被二姐拿去了,她以为那是送给她的礼物呢,后来他亦被大哥喊去温习功课,慢慢的便忘了这件事...
等他再去佛光寺找她时,他向人形容是腿脚不便的尼姑,大师一听确有此人,便唤了来,可是来人却不是他想找的,
每每午夜梦回,他甚至都在想,她是不是仙女变得,特意来考验他是否真诚与善良...是否因他心中杂念太多,没有通过她的考验,遂不愿再来见他...
他想若是下次她再出现,自己仍未通过考验难道还要让她离开?不,不能,下次,他一定要把她骗回来,骗到自己的房间里,白日里他去读书,夜里回来就让她为他整夜的弹琴...
那天他带着弟弟来给母亲请安,并未看见父亲的身影,母亲说父亲去了另一处,
母亲身边的嬷嬷似有些不高兴,告诉他,那处刚给父亲生了个儿子,也就是他的弟弟,父亲给他取名叫杨疆。
杨恭是记得这个荣夫人的,虽不熟悉,但知晓她因年幼任性不受父亲的喜爱,从前也多次听奴才们说起,荣夫人常常惹来父亲的不满,父亲动辄深夜去她的院子里好一番斥责教训,
那燃着的灯火久久不灭,还时常传来父亲怒极的粗喘,与女子孱弱的啼哭,听说她身上还有一些罪犯才有的烙印,下人说是父亲用来惩罚她的,
就连父皇每次出征都要将她带走,生怕她留在母亲身边惹得母亲动气,
嬷嬷还说那个李荣,哦也就是荣夫人的名字,说她尽使些下作手段,才有了孩子...
母亲看着有些为难,犹豫片刻,终是道,“恭儿,其实你和敬儿也应该去问个好的。这是孝道,这是尊重。”
杨敬摇摇头,说才不去呢,他要孝敬母亲,说着亲昵地爬坐到母亲身边,抱着母亲撒娇,
杨恭察觉到母亲的矛盾与纠结,觉得母亲话中有话,可母亲并未多说,亦未再劝,
心中斟酌一番,杨恭起身道,“母亲说的是,儿臣这就代母亲去看望荣夫人与幼弟”说罢行礼告退。
到了那处,却被告知她在睡觉,杨恭命人将礼物一一放好,起身去看了看杨疆便回去了。
后来皇祖母皇祖父接连病逝,父皇登基为帝,册封母亲为皇后,大哥为太子,他们一家住进了皇宫,成为了皇宫的主人,
这时杨恭想起还有一个人没出现,是生下杨疆的李荣,
听说她迟迟未被册封,奴才们议论着是不是父皇就不册封她了,把她圈禁在一处慢慢老去...
杨恭想确实只有她独独未被册封,她仍住在王府里,月儿姐的生母裴氏封了裴妃,二哥杨章的生母韦氏封了韦妃,就连卢氏也封了昭仪,
在这一片猜度中,迎来了属于父皇的明德元年,元日这天父皇赐宴群臣,又因是他的生辰,父皇特地带他去骑马射箭,还将随同与之征战多年的宝马赐给了他...
这天晚间,父皇下旨,册封李荣为婕妤,
彼时的杨恭想,父皇是真的不喜这位李婕妤,总也是为他生下了杨疆,竟连妃位都不肯给...
第二年杨恭从马上跌落受伤,本以为是祸,却不想福祸相依,伤好之后竟开始渐渐的长高了起来,不知是药物刺激还是补过了头,一下子长得与他大哥也不相上下了,
天知道杨恭心里因着长高一事有多意气风发啊,从小就比同龄的世家子弟矮上许多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倒不是说世家子弟的白眼,他们哪儿敢给杨恭气受呢,
不过是自己心里争着的气罢了,他想他既是父皇和母后的儿子,就应该事事拔得头筹,他既是皇家子弟,就应该事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