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2)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食粮丰收百姓安乐的一年。皇宫年宴上,大臣们如是说,讨好着大周朝实际的掌权者。

身为丞相,皇帝李升平特赐其上坐于身侧,不必与众臣同列。

丞相杨玄两辞不受,言自己不过是一介臣子,岂能与天子并尊,即使曾解陛下于危难之际,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岂能不守臣子的本分而逾矩呢?

直到皇帝第三次提起,大臣们纷纷跪地恳求丞相上坐,杨玄才连声叹气,大步上阶朝龙椅旁的位子走去。如此言行,臣下欣慰点头,直叹大周有希望了...

大殿之中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皇室宗族世家大臣欢声笑语举杯换盏。

忽而一人起身,不合时宜的问题打破了这样祥和热闹的一幕。

张川举杯敬酒,“丞相大人,这两月以来陛下每每上朝不是头戴帷幕就是垂帘遮面,敢问这是为何?”

此话一出,龙椅上的人不言一句,动作拘谨,只望着丞相的方向。

有倒戈杨玄的大臣开口,“张大人这是何意?难不成暗讽丞相挟天子令诸侯吗?”

张川冷哼,“只怕不是天子,而是冒牌货!”

这大臣更是震惊,一掌拍飞酒盅,“大胆!那上面的不是陛下还能是谁?张大人,你怕不是喝酒喝昏了头!”

张川直盯着杨玄,“那就请陛下揭帘示面!”

另一大臣也跟着辩驳,“陛下染了风寒不能着风,你要求揭帘不是故意损害龙体吗!你居心何在?”

张川道,“天下间何有风寒两个月不能痊愈?且陛下临朝之际,臣从未听见陛下咳嗽一声,就是声音都不曾发出一次!如此种种,臣实在难以不疑!”

许是这话有理,陆续又有两名臣子一同跪下附议。

杨玄丝毫不受影响,满饮一杯,随意道,“陛下要咳吗?”

陛下摇头。杨玄示意奴才上来,“既如此,就按张侍郎的要求撤帘吧。”

谁知才掀至膝盖,陛下便大咳不止,奴才接过帕子一看,跪地颤声高呼,“陛下见风,咳出血啦...”

张川握拳,怒视杨玄。众臣实在捏一把汗,杨玄下令将陛下请回内殿,让御医诊治。

就在众臣认为丞相一定会迁怒张川时,只听杨玄慈祥宽容道,“张大人的担忧本相完全理解,只是本相所言皆是事实,大家也看到了,陛下确实不能见风。到底,是张大人的疑心重要,还是陛下的龙体更重要?不过念在张大人一心为大周着想,本相不予追究。只是此事不可再提,免得伤害陛下的身体!”

张川隐忍作罢。如此宴会继续。

0059 59-未归

自元日晨起,杨长庚与上官如意穿着整齐一同去给父亲母亲拜年请安,过后还要出府去给同宗族的长辈问好。

日子过去得实在是快,后面几日皆有宴会邀请,自是上官如意陪同杨长庚一同出席。

有时杨云也缠着父亲非要跟着去,上官如意是不太愿意的,怕云儿这作天作地的性子在主人家惹出麻烦,新年里谁也不愿有这样的事情。

杨长庚倒是先点了头,同意带上云儿,云儿这么乖巧,能闹出什么事,还说是如意担忧了。上官如意却道他也太宠着云儿了些。

元宵节这日,杨长庚与妻子入宫参加杨氏家宴,年前父亲杨玄将丞相府彻底搬进了永和殿,如此,今日家宴就在永和殿后面的紫薇园中。

一家团圆,欢聚一堂,杨长庚确实多喝了些,皇宫里的珍藏酒到底是烈,听说是太上皇李泓藏在寝宫密室里的,也不知道堂堂一个皇帝将美酒藏进密室是何等的心量狭窄。

猛然起身竟有些站不稳,上官如意忙来搀扶,杨长庚摆摆手,“不必扶我。父亲爱饮酒,你多劝着些,我去内室坐一会儿。”

出了大殿,却是未去内室,转头走了反方向,那是福阳宫的方向,奴才们对视一眼,不语。

杨长庚一路上踩着雪大步的走,也不怕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