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再等几天,知晓棠宁是因为宋昭昭才死的,只怕是……

但这些,便不是清影去担心的。

她巴不得陆明铮再惨一些。

她甚至不希望陆明铮轻易死去。

最好是流放漠北最穷苦的地方,缺了胳膊断了腿,余生都日日夜夜受折磨。

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报应。

清影在心中想着,拿着棠宁早早就打包好的行李,打马离疆。

她没有接回她的小公主。

但她想,若是小公主还在,应该就是这样。

拎着她不多的衣物,与她翻身上马。

就此离开。

启程时,军营许多人来送她。

他们说了许多。

有说对不起棠宁的,因为宋昭昭的缘故,他们军营里的汉子看不起那娇滴滴的女人,觉得他们就是碍事。

加之棠宁从前未曾上过战场,只在军营里照顾伤患,所以从心底就对她存了偏见。

可如今再想想,难道棠宁救的人少了吗?

她在军中三年,可是没有尽心尽力?

可他们却在她死后,才挪开这些偏见。

才意识到,原来一个瘦弱的军医,在军营里是如此重要。

何况,又不是棠宁不愿意跟着他们入疆场的。

是陆明铮的命令。

再说了,她可是大梁的公主。

能来军营与他们一起吃苦,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那样好的公主,还是不见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些是不曾骂过棠宁,真心来感谢棠宁的。

以及虎跃关一役,他们也是由衷感激。

漠北孩童都知σσψ晓虎跃关的重要性,他们军营里的如何不知晓呢?

正是知晓,才明白这封回京的信,有多重要。

但清影一个人也没有理会。

她恨这些人。

倘若不是送出那封信,她早就把小公主带回家了。

这些人的死活,与她何干?

她只是公主一人的暗卫,没有公主那些家国大义。

她自私自利。

她只想要公主好好活着。

若是早知晓会是这样的结果,她绝不会把小公主留在漠北。

但木已成舟,事成定局。

她无力改变什么。

往后,她大概会带着小公主送给她的玉雕,走遍大梁。

她还记得,小公主在及笄时许下的愿望。

一愿,大梁国泰民安,她能游遍大梁;

二愿,父皇母后康健,万岁千岁;

三愿,陆明铮喜欢她一点点吧。

……

番外:

陆明铮没料到自己还有回京的机会。

自棠宁离世后,京都便传来消息,命他此生镇守漠北,不得离开一步。

他知晓,这已经是皇兄最大的宽恕。

他也已经做好,余生在悔恨里,孤独一生的准备。

他日日夜夜都在做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