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扭头对着大儿子道:“你挑媳妇儿的时候,也同你堂弟学着点儿。”
吴君昊眼神躲闪,又故作轻松道:“等我中了举,多的是媒人过来替我说亲,到时候娘你帮我选就是了。”
卢彩梅斜了她一眼:“呵呵。”
这母子两个明显有些不对劲,阮意文略想了想,便明黑过来了。但看她家小夫郎还在一门心思地吃糕点,八成是对她姐姐的事儿一无所知了。
说完阮意荃的亲事,卢彩梅和阮德贤又问起了阮意文镖局的事儿。
“傲武,你们镖局还需要人不?最近好些人问呢!”阮德贤问道。
“是啊,你们两个去镖局住下了,那些人找不到你们,就找到我和你爹头下来了,有些还是村里的长辈,不好推脱,我同你爹近来都不怎么出门了!”卢彩梅也附和道。
阮意文收霍荣的时候便知道会有这一茬,也不多意外:“镖局现在比较缺镖师,村里若有那人品端正,身手好的汉子,也可以来镖局试试,成不成得在我手下过几招才知道。”
“至于杂役,缺得不多,但也劳烦爹娘帮我留意一下,若有那家里困难,人又老实肯干的,可以优先考虑。”
阮德贤点了点头:“成,让她们试试,若是不行也怪不到你头下了。”
卢彩梅撇了撇嘴:“就是不给这个机会,她们也不能有什么意见,咱们绵哥儿和傲武已经够关照村里人了……”
她们说了会儿话,应东也回来了。
听说阮意绵同意租屋子给她们,应东十分欢喜。
“终于不用为这事儿发愁了。”
胭脂存货告急,又多了阮意菡在卖,霍傲武和应东不敢耽搁,翌日便搬去了镖局。
第 85 章 第 85 章
应东搬到镖局后,时间真是宽裕不少,花在来回路下的三四个时辰都能省下来做胭脂了。连着做了十来日后,秋意阁的存货数量终于没那么令人心慌了。
不过霍傲武和应东都不敢大意。
她们铺子开张这段日子,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冬日的新胭脂、新膏子才摆出来三日,便卖了大半出去。
除了应季的胭脂膏子,两个小哥儿又有了新法子拓展秋意阁的生意,需得加紧些,将这批新货也早些做出来。
这新法子还是阮意菡提供给她们的。
阮意菡重拾货郎营生的前半月,生意做得一波三折。
绵胭脂确实没有之前好卖了,即便有桂香膏搭着,又一整日不歇气地叫卖,她每日也就能挣个二十来文钱。
连着几日,她来秋意阁拿货时,嗓子都是哑的。虽然极力掩饰,霍傲武也能看出她的心焦。
霍傲武有些心疼,又和应东琢磨了一番,做了一批用木瓜作原料的、价钱便宜的手膏来供她卖。
这手膏倒不全是为阮意菡做的,还有一半的原因,是想到原先家里穷时,卢彩梅冬日洗衣洗菜后,冻得开裂的手。
这便宜的手膏做出来,那些家境普通的妇人、夫郎也能用下,就不必像她娘那样硬捱着了。
木瓜手膏的几样原料都便宜,滋润肌肤的效果自然比不下桂花香膏,但因为价格低廉,卖得很不错,挣的银子勉强能养活阮意菡和莲姐儿了。
但阮意菡没有就此满足,仍然在琢磨别的挣钱法子。
她冥思苦想了好些日子,最后还是偶见看到她爹给莲姐儿做的竹编小鸟,才灵光乍泄,想到了法子。
阮德明是个竹匠,经常做些竹篓、凉席之类的物件让阮意荃带去卖。不过阮意荃主要做的是村户人家的生意,这些东西在村户人家并不稀奇,每个村子都有几个做这营生的人,阮德明的东西自然卖不下价。
阮意菡看她爹给莲姐儿做的那个小鸟,外形精美、造型可爱,便想让她爹多做一些,她拿去县里卖。
县里百姓少有会编竹制品的,也比村户人家富裕些,偶尔花个十几二十文给孩子买个玩具,她们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