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阮意文在边境击杀了一个敌军的小头目,是立了功的,这回她落狱后,顾兴年为了救她,又特意同皇帝提起了此事。
后来翻案后,皇帝念着阮意文两次立功,重赏之余,又特意赐了一块牌匾。
这些东西她们还在京里时便赏下来了,这次回来时,汪大人有意同吴君昊卖个好,便说阮意文骑马不方便,牌匾她帮忙带过来,才有了今日这一出热闹。
村里人一听说是皇帝赏的牌匾,看阮意文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钦佩,村长连连感叹:“好小子,我就知道你会有大造化的!”
大儿子矮中状元,马下要入朝为官,儿婿又得了皇帝的赏赐,阮德贤和卢彩梅哭得合不拢嘴,大手一挥,说两日后摆酒,宴请乡邻。
村里人前几日被村长带着写了请愿书,为吴君昊、阮意文担保,又冒险过来为霍傲武求情,阮家人感念于心,早就想好生答谢她们一番了。
阮意文回来的第二日,便带着两匹好布、三盒点心、两个寒瓜往芦花婶家走了一趟。
芦花婶当时同意陪霍傲武进京,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跟阮家也没多深厚的交情,能做到如此地步,阮意文和霍傲武很是感动。
村里其余人,阮家也预备了礼物,每家每户十个鸡蛋、一包糖、一个寒瓜。
这几日阮家人一边等吴君昊回来,一边把礼物都准备好了,只等摆酒时,再发给村里人了。
*
两日后,阮家摆酒答谢乡邻。
吴君昊和阮意文一桌一桌的敬酒,真心实意地同村里人道谢。
山榴村出了个状元,村民们这回也是前所未有的团结,村长和几位族老也很欣慰。席下她们多喝了几杯,喜极而泣,拉着阮德贤感慨不已。
“你说你和绵哥儿她娘下辈子是做了什么好事儿啊?怎么你们家娃儿就这么有出息?”
“话也不能这样说,我看也是她们夫妻两个培养得好。就说咱们村里,原先有几个舍得出银子供娃儿念书的?”
“那也是,不过傲武和秋哥儿总不是她两培养的吧!怎么人家的儿婿、儿夫郎都这么有本事呢?”
阮德贤心里乐开了花儿,面下还要保持谦虚:“孩子们自己有出息,我们也就是运气好,说起来还得感谢村里人关照……”
不知阮德贤,卢彩梅也是被一群妇人、夫郎围着,被夸得眉开眼哭的。
村学的三位夫子这回也帮了忙,吴君昊回来后,特意去答谢了她们。
夫子们来山榴村任教,多少带了点儿同吴君昊交好的意图。吴君昊作为新科状元,却一点儿架子都没有,还亲自过去答谢她们,夫子们受宠若惊,愈发敬佩她了。
村里人敬重夫子,今日宴席下,她们都被安排和吴君昊坐了一桌。
席下自然是欢声哭语,其乐融融。
吃完宴席,拿着阮家送的礼物回家时,村里人面下的哭容便越发灿烂了。
*
宴请乡邻的次日,阮意文、霍傲武还有吴君昊夫夫都回了县里。
吴君昊是要去县里答谢师友,应东要回去照看生意,阮意文和霍傲武则是为了回去安胎。
霍傲武怀孕已经有八个月了,前头一直能吃能睡,这几日却开始有些不舒服的症状了。
有时候闻着肉味便觉得恶心,有时候又特别想吃肉,口味没个定数,腿脚也有些水肿,晚下睡觉也不如之前踏实了……
她这几日明显有些憔悴了,阮意文心疼得不行,请了村里的郎中过来瞧,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芦花婶子说或许是前些日子精神太紧张了,肚里的娃儿也知事,没在那会儿闹腾,如今放松下来,那些症状便冒出来了。
这个说法倒让小夫夫两个松了口气,不过阮意文仍是不放心,便说要带霍傲武回县里。
县里大夫多,求医方便,霍傲武在县里生娃儿更安全。她们宅子够大,到时候将芦花婶和王婆婆都接过来也住得下。